衣鱼科,体扁平,眼小,相互分离,小颚须5~6节。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前口缨尾目,触角长丝如;尾须有中丝,二九泡刺突。 缨尾目昆虫通称衣鱼、家衣鱼(以其腹部末端具有缨状尾须及中尾丝而得名)、石炳(因该类昆虫具有原始的上颚而得名),为中、小型原始无翅的昆虫,体长4~20毫米。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全体柔...
缨尾目含义解释 缨尾目[yīng wěi mù] 缨尾目是什么意思(网络释义) 缨尾目(学名Thysanura)指的是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无翅亚纲的一目。在昆虫纲是一个较小的目,全世界有4科约370种。由于它们身上银灰色的鳞片,因此被称为衣鱼。石蛃科 Machilidae 和 Meinerellidae 过去被划为缨尾目,它们有了自己的目—...
缨尾目 Thysanura。包括衣鱼、石蛃。昆虫纲、无翅亚纲、表变态类。世界已知500多种,中国已记载20多种。分二亚目: 石蛃亚目和衣鱼亚目,其下各有2科。缨尾目在昆虫从无翅亚纲演变成有翅亚纲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蜉蝣目与衣鱼关系密切。蜉蝣的有“亚成虫”期,表明它保留了衣鱼成虫须蜕皮的特性。 形态 体狭长,10~...
缨尾目,拼音:yīng wěi mù,缨尾目的意思:泛指衣鱼类及缨尾类的动物。体长可达三十公厘,触角长,口器突出,腹十一节,尾上有分节尾丝,体表有鳞片。
缨尾目简介 缨尾目(学名Thysanura)指的是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无翅亚纲的一目。在昆虫纲是一个较小的目,全世界有4科约370种。由于它们身上银灰色的鳞片,因此被称为衣鱼。石蛃科 Machilidae 和 Meinerellidae 过去被划为缨尾目,它们有了自己的目—石蛃目。
缨尾目是一类寄生虫,常见于各种水域环境中,对人体健康及水生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威胁。要消灭缨尾目,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环境整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一、明确答案 要消灭缨尾目,可以从其生存环境入手,改变其生存条件,或者使用化学、生物手段直接杀灭。二、详细解释 1. 环境整治:缨尾目多存在于...
规范用词缨尾目 英文翻译Thysanura 名词定义口器外口式,无翅,无变态,具一对细长的尾须和一条中尾丝,体被鳞片,胸节相似。包括衣鱼等。 所属学科昆虫学>昆虫分类与进化 名词审定昆虫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见载刊物《昆虫学名词》 科学出版社 公布时间2000年 ...
Ⅳ 缨尾目THYSANURA希腊文:“缨”+“尾”。Zottenschwänze(德); Thysanoures(法); Bristletails,Silver fish moths(英); Щетинохвостые(俄)。衣鱼 蛃[特征]体被鳞毛,口器外口式,适于咀嚼。触角多节,复眼发达,有时退化。腹部11节,腹下有腹刺若干对。末端有多环节尾须一对,在尾须间...
缨尾目昆虫,通常分为两个科:石蛃科和衣鱼科。石蛃科昆虫背部拱弯,眼睛较大,两眼相接,下颚须有7节。另一方面,衣鱼科昆虫体形扁平,眼睛较小,眼睛间保持一定距离,小颚须则有5至6节。它们的名称来源于其特征,如衣鱼因其腹部末端的缨状尾须和中尾丝,而石炳则因其原始的上颚结构而得名。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