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囊绿绵蜡蚧(Chloropulvinaria psidii Maskell , 1892)是蚧科绿绵蜡蚧属的一种昆虫,除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外,在中国多有分布。 寄主于柑橘、番荔枝、番石榴、梅、樱桃、李、杏、柚、橙、柿、无花果、柠檬、菠萝、龙眼、芒果、苹果、茶、桑、棕榈等。以成虫和幼虫多在新梢叶片上刺吸汁液,介壳虫分泌...
台湾绿绵蜡蚧(Chloropulvinaria taiwana (Takahasi,1929))是蜡蚧科、绿绵蜡蚧属的一种昆虫。分布于台湾。形态特征 雌成虫:虫体多为椭圆形,虫体背面并不强烈硬化,而有一些蜡质分泌物呈粉状不 规则盖在背面上。触角一般为8节,其中基节扁宽,第2节加长,第3节最长,从第4节开始向着顶端节逐渐变小,顶端...
纽绵蜡蚧属(学名:Takahashia),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蚧科的一个属。 ①物种学史 该属最初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或作为绵蜡蚧Pulvinaria的亚属而存在,以后在19世纪又记述了T.jaliscensis。于是Lindinger(1937)和Borcheenius(1957)先后都接受了这个属的确立。目前已知该属有3种,①T.japonica,②T.jaliscensis和1947年...
绿绵蜡蚧属(学名:Chloropulvinaria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一个属。形态特征 雌成虫:虫体多为椭圆形或短椭圆形,虫体背面不强烈向上隆起,也不强烈硬化,虫体腹面薄呈膜质。虫体体缘之体节皱褶不明显,沿体缘分布一列缘毛,部分或全部缘毛之顶端分枝或呈锯齿状。虫体体节只在虫体腹面的中部可见分节痕迹。...
橙绿绵蜡蚧(Chloropulvinaria okitsuensis Kuwana , 1914)是一种同翅目、蜡蚧科类生物。寄主柑橘、橙、山茶、茶、枸桔、 柃木。分布于浙江、日本。形态特征 雌成虫:虫体多为椭圆形,较扁平。生活着的未产卵成虫,体色多为黄色或柠檬黄色,虫体背面常分泌出一些白色蜡质粉状物,不规则分布。虫体长约2—3mm...
卵绿绵蜡蚧(Chloropulvinaria polygonata (Cockerell,1907))是蜡蚧科绿绵蜡蚧属的一种昆虫,一般寄生在柑橘、九里香、黄花夹竹桃等植物的叶片上。形态特征 雌成虫:虫体常为长椭圆形。生活着的虫体多为浅橄榄色或黄绿色,虫体背面中部可见有不同程度隆起的纵脊,在体缘常有由褐色斑点所形成的狭带,虫体腹面多...
绿绵蜡蚧(Chloropulvinaria floccifera (Westwood,1870))是蜡蚧科绿绵蜡蚧属的昆虫动物。 橙绿绵蜡蚧橙绿绵蜡蚧(Chloropulvinaria okitsuensis Kuwana , 1914)是一种同翅目、蜡蚧科类生物。寄主柑橘、橙、山茶、茶、枸桔、 柃木。分布于浙江、日本。 卵绿绵蜡蚧卵绿绵蜡蚧(Chloropulvinaria polygon...
在防治垫囊绿绵蜡蚧时,首要措施是实施严格的检疫程序,以防止害虫随苗木移植或嫁接接穗的运输而扩散。这包括对引入的植物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不携带潜在的虫害源。在农业防治方面,结合果树的修剪工作,剪除那些密集、生长不良或受到严重虫害影响的枝条和叶片,这有助于减少虫害的数量。通过调整树冠结构,...
垫囊绿绵蜡蚧在广东地区活跃,一年内经历3-4个世代的生命周期。它们的主要越冬阶段是幼虫和雌成虫,它们会选择在果树叶片的背面、秋季新梢以及早冬梢的顶部进行。冬季结束后,大约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越冬的雌成虫开始进行重要的繁殖活动,即形成卵囊。第一代雌成虫的出现时间是在4月下旬,紧接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