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地幔热流的异常升高,使得绿片岩相变质沉积岩所处的温度场发生变化,高温促使岩石内部矿物结构重组,导致变质。 详解:地幔热流增加意味着更多的热量从地幔传递到地壳,沉积岩受到高温影响,矿物的原子排列方式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岩石的变质。 6. 岩石圈的伸展作用造成地壳减薄,深部热物质上涌,使绿片岩相沉积岩受到热作用...
1)麻粒岩相(原始的):厚度巨大的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经历以片、麻岩和麻粒岩为主的深变质作用。以阜平群、集宁群和乌拉山群、迁西群、泰山群、大别山群、登峰群和鞍山群的下部为代表。 2)绿片岩相(相当于优地槽的沉积):厚度巨大的沉积—火山岩系,由中低级变质的中基性、基性火山—碎屑沉积岩组成,层位一般...
百度试题 题目绿片岩相为() A. 区域变质相 B. 接触变质相 C. 边缘相 D. 接触交代变质相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区域变质相 反馈 收藏
绿片岩相变质岩以其低温矿物组合和明显的变余结构构造为特征。在基性变质岩中,绿片岩相变质岩的矿物组合通常包括绿泥石、阳起石、绿帘石、钠长石和石英等。而在泥质岩和泥质石灰岩中,绿片岩相变质岩的矿物组合则有所不同。此外,绿片岩相变质岩的颜色通常为绿色至暗绿色...
一般认为,绿泥石、钠长石消失,角闪石及更长石出现意味着绿片岩相开始向角闪岩相过渡,岩相之间的过渡是一个渐变过程,不是一条单变线确定的。很多实验岩石学家仔细研究了绿片岩相与角闪岩相之间界线的划分问题。Moody等(1983)用玄武岩和变质玄武岩做初始材料,研究绿片岩相与角闪岩相边界上随着温度、压力...
图4-2中的反应37(6透闪石+9绿泥石+50钠长石=6黝帘石+25蓝闪石+7石英+14H2O)标志着绿片岩相与蓝片岩相之间的过渡界线。此单变线的平衡条件由实验和理论岩石学共同确定,为“蓝片岩相”与“绿片岩相”之间的相互转换提供了物理依据。蓝片岩相是在高压低温条件下产生的,其特征是出现标志矿物——...
绿片岩相: 一种低级区域变质相, 以其低温矿物组合和明显的变 余结构构造为特征,以基性变质岩中出现 Chl+Act+Ep+Ab+Q为标 志。 绿岩带: 变质的基性火山岩和沉积岩带, 因变质作用生成的绿泥 石、绿帘石、阳起石等矿物而使岩石普遍具有暗绿色,见于前寒 武纪地盾。 完整的绿岩带层序由下部超镁铁质、 中部...
绿片岩相 /greenschsit facies/ 最后更新2022-01-20 浏览90次 低温、中高压区域变质相。 英文名称 greenschsit facies 所属学科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发生绿片岩相黑云母亚相区域变质的变质岩石总的来说属于低级变质,很多变质原岩的结构构造有所保留,岩石的变形作用亦很弱。野外剖面露头中见变质岩以不显片理或稍具片理的灰白色、灰色石英岩、白云母石英片岩、变质石英砂岩为主,间夹层状片理发育的灰黑色绢云母千枚岩(图4-5),显微镜下见很多石英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