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枣儿,中药名。为百合科绵枣儿属植物绵枣儿Scilla scilloides (Lindl.) Druce的鳞茎或全草。植物绵枣儿,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台湾、广东、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强心利尿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疮痈肿痛,乳痈,心脏病水肿。别名 石枣儿《救荒本草》,天蒜《生草药性...
绵枣儿Mián Zǎo ér 别名 天蒜、地兰、地枣儿、催生草、独叶芹、药狗蒜、地枣、石枣儿、山大蒜、鲜白头、老鸦葱、独叶一枝枪 功效作用 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乳拥,肠痈,跌打损伤,腰腿痛。 英文名 Common Squill Bulb 始载于 《救荒本草》 毒性 小毒 归经 药性 寒 药味 甘、苦...
绵枣儿不仅可以观赏,还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它的鳞茎可食用,熬成糖水不加糖就很甜。药用时,绵枣儿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强心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骨疼痛、疮痈肿痛、乳痛、心源性水肿等症状。绵枣儿的花序还可以入药,捣烂外敷对无名肿毒、乳腺炎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绵枣儿的花序在秋天开放,...
绵枣儿,别名天蒜、地兰、地枣儿、催生草等,味甘、苦,性寒。有小毒。有强心利尿,消肿止痛,解毒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腰腿疼痛,筋骨痛,牙痛,心脏病水肿;外用治痈疽,乳腺炎,毒蛇咬伤。现代研究发现,绵枣儿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尤可甾醇衍生的三萜及其糖苷、蟾蜍甾、高异黄酮、生物碱、二苯乙烯及少量的木脂素等。药理...
绵枣儿就是一种野花,对于华东的朋友而言,它烂大街了,可在我南方人眼里,它长得犹如江南女子的温婉样子,婀娜多姿。 那天我们一伙人是傍晚迎着夕阳去滴水岩的,看到绵枣儿的那会,突然就很兴奋,夕阳下的它们已经让我着迷,可我并不满足欣赏夕阳下的绵枣儿,清晨五点多...
葡萄牙绵枣儿又名野风信子,是百合科绵枣儿属的一种植物,原产于西地中海地全国区的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及非洲西北部。也有人根据学名peruviana(秘鲁的),将本种的名称翻译为秘鲁绵枣儿,不过秘鲁并不是本种的原产地,这里所说的秘鲁和南美洲国家秘鲁并没有关系,而是指一艘名为秘鲁(Peru)的船舶。1753年林...
在《救荒本草》中,绵枣儿被称为“石枣儿”,这一名称体现了其在中草药领域的独特地位。此外,它还有多个别名,如天蒜(见于《生草药性备要》)、地兰(出自《岭南采药录》)、山大蒜、鲜白头(源自《江苏植药志》)、地枣(记载于《东北药植志》)以及老鸦葱(详见《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这些别名不仅反映了...
绵枣儿为百合科植物绵枣儿Scilla scilloides (Lindl.) Druce的鳞茎或全草。6-7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产东北、华北、华中以及四川、云南、广东、江西、江苏、浙江和台湾。 中药名称绵枣儿 中药学名(拉丁名) 别 名石枣儿、天蒜、地兰 所属功效类活血化瘀药 ...
以往一般民间一般会用到柴火灶,这时候还需要煮2天2夜才能变甜,期间火还不能停,可见熬制绵枣儿也是技术活。熬煮完的绵枣儿味道很一般,但在第二天它会变色,等到了第三天,绵枣儿就成了一种“酱油色”,很奇特,这时候它的糖液渗出来,就变甜了。所以,这种深山里才有的绵枣儿如今也是好东西,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