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凭证收回自耕,其所有权人为非自耕农者,在政府未依法处理前,得凭证保持其所有权,但其农地应由现耕农民继续佃耕;绥靖区内之佃农,对地主纳租,其租额不得超过农产正产物三分之一;收复前佃农欠缴之佃租,一概不得追缴;绥靖区内之农地,经非法分配,地主失踪,或无从恢复原状者,应由县政府征收,其地价应依法估价折...
绥靖区是国共内战期间国民政府为整合军政资源设立的临时战区,实行“军政一元化”管理,核心任务为军事清剿、行政控制和经济封锁。至1949年,全国共设立22个绥靖区(含部分改编重组单位),其存续时间普遍较短,多数随战局崩溃而瓦解。二、22个绥靖区详述 1. 第一绥靖区 存在时间:1946.1-1949.4 辖区:江苏中南部...
绥靖区 [ suí jìng qū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suí jìng qū ] 国民党统治时期,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区域,派军队去驻防,镇压革命活动,防止老百姓闹事,或者剿灭土匪滋事。这样的区域叫“绥靖区”,其军事长官称“绥靖区司令”。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会议在决议中强调了三点: 第一, 湘鄂赣边区及川陕鄂豫边区增设绥靖区, 交国防部斟酌办; 第二, 各绥靖区司令官受省政府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部司令之指挥监督, 但在作战用兵上则仍依照战斗序列之规定受其上级指挥官之指挥; 第三, 绥靖区所辖地境, 如有关两省以上之辖区者, 该绥靖区司令官应受辖境较大之省...
邱清泉第二兵团、李延年第六兵团、黄百韬第7兵团、刘汝明第八兵团、黄维第十二兵团、李弥第十三兵团、孙元良第十六兵团,以及第三绥靖区第59军、第77军、第107军,约80余万部队。西北“剿匪”总司令部 严格意义上来说,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西北地区并没有正式设立过“剿总”。但通常,有关解放战争史的书籍...
五、绥靖区:内战时期的军政一体化单元 存在时间:1946-1949年(全面内战爆发后设立)管辖区域:全国设20个绥靖区(如胶东绥靖区、陕北绥靖区)。职权范围:1. 军事清剿:实施“总体战”,扫荡解放区武装力量。2. 党政合一:绥靖区司令兼任行政督察专员,控制地方人事任免。3. 经济掠夺:强征军粮、摊派“绥靖捐”,...
词语绥靖区 拼音suí jìng qū 繁体綏靖區 基本词义 国民党统治时期,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区域,派军队去驻防,镇压革命活动,防止老百姓闹事,或者剿灭土匪滋事。这样的区域叫“绥靖区”,其军事长官称“绥靖区司令”。 词语拆字 绥, 拼音为suí, 笔画为10画, 部首为纟, unicode编码7EE5, 造字法为会意:从纟、从妥, ...
国民政府将全国分成了几个绥靖区,各负责一块区域。华东地区因经济发达和人口众多,被重点部署。第一绥靖区先在无锡,后来移到南通。第二绥靖区位于济南,一个交通要地。第三绥靖区在枣庄,后来迁到贾汪。第九绥靖区在蚌埠,一个战略要地。第十绥靖区在兖州,控制交通枢纽。第十一绥靖区保护青岛,一个重要港口。...
第三绥靖区主任 冯治安,河北故城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35年4月授予),西北军后五虎之一,原宋哲元派西北军将领。辖整编第五十九师(原第五十九军,原张自忠部西北军)、整编第七十七师(原第七十七军,冯治安部西北军)第四绥靖区主任 刘汝明,河北献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36年4月授予),西北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