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战役自1945年10月18日开始至12月14日止,历时50余天,晋察冀、晋绥两区部队协同作战,把猖狂进犯解放区的傅作义部队,由集宁、丰镇一直打回归绥、包头,先后歼其1.2万余人,收复了丰镇、集宁、卓资山、陶林、和林、凉城、武川、萨拉齐等城镇,再次解放了绥东、绥南的广大地区。在这次作战中晋察冀、晋绥部队...
9月11日,中央军委指示晋察冀和晋绥军区集结主要兵力,组织绥远战役,并指出,这一战役对我党在北方的地位和争取全国和平局面的关系极为重大,必须坚决歼灭傅作义部主力。 未达到这一目的,中央军委于9月22日又指示:”如傅部固守归绥,则先将包头、五原、固阳占领,使傅部绝食突围,然后歼灭之。如我能迅进,可能速占归...
《聂荣臻传》指出,“绥远战役历时近两个月,收复了绥远的广大地区,消灭了傅作义部队1.2万余人,但没有达到消灭傅作义部主力,解放绥远,收复归绥的预期目的。”12月8日,中央军委致电晋察冀、晋绥军区主要领导人,没有过多指责,而是慰勉有加:绥远战役虽未消灭傅顽主力,未全部完成战役任务,但由于全体指战员英勇...
当然,我军也并不是所有的战场都能够取得胜利,在北方的绥远战争中,由开国十大元帅中聂荣臻与贺龙联合指挥的作战中,就未能达到预期作战计划,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罕见的失败战例。绥远战役中,由聂荣臻所率领的解放军所面对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平津战役和平解放的国民党将领傅作义。傅作义原本是晋绥军体系内的一名悍...
12 月 17 日,伪军王英部所属两个旅举旗反正,至此绥远抗战胜利结束。绥远抗战,不仅基本上肃清了绥远境内的全部日伪军,而且挫败了日本侵略绥远、建立蒙古国的图谋。这场战役开创了中国军队主动进攻、战胜并驱除日伪军的先例。在傅作义将军家中,至今仍然保存着一封发自延安毛泽东、朱德的电报:“足下孤军抗日,迭获...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抢夺地盘,以绥远地区傅作义部进攻解放区。晋察冀军区、晋绥军区奉命率领野战兵团反击傅作义部的进攻,将其从张家口以西地区打回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包头。在不得不打的仓促应战中,晋察冀军区、晋绥军区部队取得绥东大捷,却在进攻归绥城、包头城的战斗...
9月24日,聂荣臻和副司令员萧克,致电晋绥野战军司令员贺龙,协商战役准备情况。 为统一指挥两区部队,聂荣臻向中央军委建议由贺龙和聂荣臻统一指挥战役行动。但贺龙鉴于晋察冀参战部队较多,提出绥远战役由聂荣臻统一指挥。中央军委采纳了贺龙的建议。 30日,聂荣臻致电贺龙和中央军委,报告了初步的作战计划。
贺龙元帅中央作战指导思想在聂荣臻回到张垣的第3天,中央军委发来急电,命令晋察冀军区留下部分部队守卫张垣,集结25,000人以上的主力部队,与贺龙的晋绥部队一起发起绥远战役。把晋绥军区和晋察冀军区就能连成一片,党中央机关的安全也更有保障。贺龙、聂荣臻联合作战在晋察冀解放区周围,傅作义兵力有47,000人;...
绥远抗战虽然只是一场局部战役,但它对中国抗日战争乃至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证明了中国人民抵抗外侮、保卫家园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力量。同时,它也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绥远抗战所展现出的民族精神,成为了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今天,当我们站在新...
国共双方的绥远战役就是围绕着平绥铁路展开。1945年8月,国民党军第12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开始率领军队由绥西陕坝地区往东进行“受降”,行动非常迅速,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了归绥,以及周边的一些城市如集宁、丰镇等。傅作义的作战思路是先抢占归绥,进一步夺取张家口,控制平绥铁路,然后配合北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