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女性的专属坐具,绣墩体现了女性的柔和之美。 图片源于网络 绣墩使用讲究颇多,需要根据不同季节使用不同质地的绣墩。蒲墩保温性能好,越坐越暖,故多在冬季使用。而藤墩透气性能好,散热快,故多用于夏季,取其通风凉爽。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辅以不同的软垫和刺绣精美花纹的坐套,合在一起,才是名副其实的专属闺秀...
明代时期的绣墩相对较小,但又比清代的大一些。明代绣墩,样式不一,有的绣墩全部为绣袱所掩盖,也有的只掩盖其上半截,可以看到其内精巧的结构。一般绣墩的四周有黄杨木雕饰,给人一种素雅之感;清代绣墩在造型上较明代的瘦一些而显得更加雅致。另外在外形上又派生出许多其他的形式绣墩。斗彩荷莲图鼓钉绣墩斗彩荷莲...
从乐器到坐具,绣墩的演变 我们讲绣墩。 墩本意是土堆,后来引申为像土堆的木桩,木桩可以坐,墩又出现了凳子的意思。比如还有个词,蒲墩,就是蒲团。绣墩学名叫坐墩,景德镇一般叫绣墩。还叫锦墩,因为坐墩表面硬,坐的时候在上面垫一块丝织品,锦墩绣墩就是么来的,墩和上面的垫子。 看几幅画,都是坐墩上都垫着丝绸。
绣墩,又称坐墩,它是中国古董家具凳具家族中最富有个性的坐具,因其有鼓形,又称“鼓墩”,墩与凳同义。绣墩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介绍:“腰鼓形坐墩,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到了唐代,受佛教莲台影响,唐代妇女坐具多作腰鼓式,称为“基台”或“荃蹄”。这些坐具在宫廷...
古代女子为了使自己的坐具显得更为美丽、高贵,便在绣墩上“铺锦披绣”,将其用艳丽、珍贵的锦绣包裹住,很多锦绣是出自主人亲手缝制,绣墩其名也是来源于此,这样看来绣墩也称得上古代闺房里的一抹秀色了。绣墩凭借独特的圆润形态,在一众坐具中独树一帜,其造型秀雅,小巧灵活,深受古人之喜爱。坐墩历史久远,墩体...
绣墩又称坐墩,是中国传统家具凳具家族中极富个性的一类坐具,一般为:圆形,腹部大,上下小,其造型尤似古代的鼓,故又叫鼓墩。墩与凳同义。绣墩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介绍:“腰鼓形坐墩,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唐代以前人们一般席地而坐,家具多为低型,唐以后起居方式改...
绣墩,又称鼓墩或坐墩,是凳具家族中独特且常用的坐具。古代女子为了使自己的坐具更加美丽和高贵,会在绣墩上铺上锦绣,许多锦绣都是她们亲手缝制的。绣墩的名字也因此而来。绣墩的座面形式多样,除了常见的圆形外,还有海棠形、梅花形、瓜棱形和椭圆形。此外,绣墩还有开光和不开光之分。开光是指墩腰上有较大的光洞,...
绣墩,又称坐墩,其造型腹部大,上下小尤似古代的鼓,故又叫鼓墩,是中国传统家具凳具家族中最富有个性的坐具,为凳子中的佼佼者,不仅灵秀,而且富丽。绣墩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介绍:“腰鼓形坐墩,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绣墩的美,在于其形制的独树一帜,国人...
清珐琅彩瓷绣墩,为清代文物。高32厘米。陶瓷质地。通体施珐琅釉。器身呈长圆形。它保留鼓的形状,腹部开光,开光处在上下两圈鼓钉之间,鼓钉鎏金,各起萱草纹一周,中间施桔红釉为地,描绘牡丹花、喇叭花、牵牛花等。中间有四云头形镂空开光装饰,纹饰细腻。墩面为开光西洋男性一老一少人物纹饰。皮球花环绕。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