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毛菊,中药材名。本品为菊科植物绢毛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名:Soroseris gillii (S. Moore) Stehb. [Crepis gillii S. Moore; C.hookeriana C.B.Clarke non Ball.;Soroseris hookeriana (C. B. Clarke) Stebb.]采收和储藏:秋季花开时采收,鲜用或切碎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感冒发热...
药材来源: 为菊科植物金沙绢毛菊的全草。 出处: / 功效: 清热解毒,干黄水。 主治: 头伤、胸腔和四肢黄水病。 基原信息 来源生物拉丁名: Soroseris gillii (S.Moore) Stebb. 药物分类: 植物药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乳汁;根圆锥形,不分枝,表面黄褐色至黑褐色。茎单一,直,高10~25cm,径1~3cm...
绢毛菊 HERBA SOROSERIS 索宫色保 Juanmaoju WS3-BC-0089-95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绢毛菊Soroseris gillii(S.Moore)Stebb.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全草。7~8月采集,洗净泥土,晒干。 【性状】 本品长短不一,皱缩扭曲。根圆锥形,表面淡黄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茎扭曲,表面有细纵棱,黄绿色至棕黄...
种子植物,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菊科,绢毛菊属。别名硬毛金沙绢毛苣、金沙绢毛苣、羽裂绢毛苣。生于海拔4980~5450米左右的高山草甸或冰川石缝中。国内分布于分布甘肃、陕西、西藏、四川、云南。 作为高寒植物,皱叶绢毛菊的根部很长并成倒圆锥状,垂直延伸至深深的土里。茎部极短或者几乎无茎,...
金沙绢毛菊(学名:Soroseris gillii)为菊科绢毛苣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青海等地,生长于海拔3,300米至4,45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高山流石滩和草甸,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通常极短,极少有高至24厘米者,向上增粗,直径达3厘米,上部中空,或几无茎而植株...
伞花绢毛菊(Stebbinsia umbrella (Franch.) Lipsch.)又名肉菊是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菊科肉菊属植物,分布四川(康定、道孚)、云南(丽江、中甸、德钦)、西藏(察隅)。形态特征 多年生肉质草本,高3-15厘米。根垂直直伸,圆柱状,直径1厘米。茎极短缩,无毛,直径约1厘米。叶稠密,莲座状,...
绢毛菊的形态特征呈现出独特的多样性。其植株形态各异,根部呈圆锥形,表面呈淡黄色,质地脆而易折,断面为类白色。茎部则呈现出扭曲的状态,表面细纹密布,颜色变化丰富,从黄绿色到棕黄色,甚至淡紫红色,且通常中空。叶片展开后呈线形,长度在4~7厘米之间,宽度在2~4毫米,深裂成羽状,基部逐渐...
伞花绢毛菊是藏药音译名:年土巴,主要功效:,主治:治疣、皮肤病。,为菊科植物伞花绢毛菊的干燥全草。,出自
五味绢毛菊散 绢毛菊25g,兰石草15g,虎耳草15g,双花千里光15g,麝香2.5g。以上五味除麝香外,其余碎成细粉,过筛,加入麝香细粉,混匀,制散。本品为浅黄色的粉末,味苦。功能愈疮,干黄水、脓血;用于头骨裂伤,黄水病,内痈脓血,疮伤,皮肤骚痒等症。口服,每日2次,每次2.5g。(《新编藏药配方》) 功能与主治 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