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学是研究病邪深入人体脏器血络而发生病变的学说。络病的病变范围广泛,涉及临床多个学科。它主要分为两大类:络脉自病和久病入络。络脉自病是指起病就在络脉的病证,而久病入络则是由体内脏腑病变波及到人体络脉而发生的病证。 络病有以下几个主要临床特征: 病期长:络病多为久病、慢性病,病位深固。 易...
以史为鉴,中医络病学亦需融汇“道、器、变”而致“通”。因此,在创建中医络病学学科的同时,吴以岭还积极推动络病学术的广泛应用,先后建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委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委会,同时建立了加拿大、美国、欧洲络病学会,形成了包括中医、西医、...
络病学是基础,脉络论、气络论是络病学科的两个分支。至此,络病理论三大理论框架基本形成。络病理论与临床 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因病死亡的人群中每5人里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目前我国还有1.14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病率30%-50%。这些疾病目前治疗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而微血管病变是心、脑、(糖)肾临...
络病学是研究中医络病学说及其临床运用的临床学科。 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其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络脉是经脉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内部和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如果把经脉比作大江大河,络脉就是各类大小支流。络脉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别络、孙络、浮络。
络脉纤细,分支多,分布广,所以一旦邪气犯络,客于络脉,则影响络中气血的运行和津液输布,导致络中气机瘀滞、血行不畅、津凝痰结、络脉绌急、络虚不荣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因此络脉阻滞是络病的最基本的病理改变。 叶老用方之经验 叶氏强调通络诸药要活泼,不能随便...
中医络病学是指以人体经络系统为基础,探讨人体生理、病理及其诊断治疗的一门科学。它主要包括经络的结构与功能、经脉与腧穴、经气血津液等内容,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历史 中医络病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黄帝内经》和《难经》等古籍中就有对于经络系统的描述。在明清时期,针灸学家王冰曾撰写...
2024年2月23日,恰逢龙年岁首、元宵佳节,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河北石家庄以岭健康城隆重开幕。来自全国中医药界的学术大咖、中西医多学科知名专家以及中医药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嘉宾代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共襄盛会,围绕心脑血管...
本教材正文分上中下三篇,论述了络病学的现代诠释、学术地位及学科价值,总结其发展过程,阐述其发病原因、发病特点、病机、辨证、治法方药,并重点列举10余个病种的络病辨证治疗。附篇探讨络脉与络病理论的现代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供课后阅读,启迪思路。
一年一度的国际络病学大会是海内外专家学者交流、探讨中医络病学领域研究前沿进展和热点话题的学术盛会,是中医药创新转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为现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活动历程 2024年9月21日,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海外论在泰国曼谷举行。来自泰国、中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