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经皮冠状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1977年9月Gruentizig进行了首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获得成功。1986年,Sigwart将第一枚冠脉支架置入人体。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可以...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指一组经皮介入治疗技术,包括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粥样斑块消蚀技术等,自1977年首例PTCA应用于临床以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以往的临床观察显示与内科保守疗法相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但是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
▲术前 ▲术后随后,医生精准操作,02:12导丝成功通过前降支近段闭塞处;02:20对病变处进行球囊扩张;在前降支远端至近段串联植入两枚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一枚2.5*29mm,一枚2.5*19mm); 同时,分别以10atm和12atm的压力进行扩张成形;术后血流恢复为Timi3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指采用经皮穿刺技术送入球囊导管或其他相关器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或者梗阻,重建冠状动脉血流的技术。PCI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切割球囊技术(CBA)、冠脉内支架术、冠脉内旋切旋磨术、冠脉内血栓抽吸术+远端保护装置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可能是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心肌缺血、血管痉挛、病变复杂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影像学评估、改善心肌供血、缓解血管痉挛、制定个体化方案等。 1. 血管狭窄:多种原因导致冠状动脉出现狭窄,影响心肌供血。为改善这种情况,术前常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手术指征是根据不同的病情决定,包括以下情况: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是指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一般指发病12小时之内,首先要选择急诊的PCI。如果是在12-24小时之内,患者依然有临床的症状如胸痛,或者出现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这时候也依然是急诊PCI的指征。 激光治疗血管瘤?激光祛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官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方法。 01术前准备 1、患者需要完成血常规、尿常规、血凝常规、生化、血清标志物的测定及心脏超声、心电图等各项检查。 2、清洁皮肤,常规备皮。 3、进行床上排尿、排便训练,避免患者术后因不习惯卧位排尿、排便而引起尿潴留...
心脏和血管导管插入术的治疗应用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引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一直是介入心脏病学的核心。故事始于 1977 年 Andreas Gruentzig 的开创性工作,随后出现了令人兴奋的创新技术的爆发,其中一些技术成功应用于心血管医学的其他领域(瓣膜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颈动脉和其他外周血管疾病) 血管疾病以...
球囊扩张导管是介入心脏病学中常用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和其他血管疾病。然而,并不是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