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潜能巨大,前景广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机遇;深厚产业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超大规模市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需求牵引;要素综合保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从现在起到2035年,中国经济仍有较高的增长潜力。劳动力数量规模和质量红利仍具优势。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仍居...
央视网消息: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的国际人士表示,中国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动力和确定性。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会嘉宾认为,中国不同领域的新动能正在不断积蓄、壮大,这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持久而旺盛的发展动力,也为世界带来新的机遇。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 石道...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系统化理论概括,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具有标识性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著作,构成了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经济发展理论,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两个毫不动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优势 中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立场是清晰一贯的。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推进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相关体制机制,...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由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型中,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解决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问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引进人才和自主培育双管齐下,为创新提供人才支撑。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并通过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深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会议...
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明确,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民生越来越受到本国居民的重视,民生的不断改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比上年增加38万人,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上年低0.4个百分点,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为解决好1158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
辩证认识、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从理论上说,质量和速度统一于发展的全过程。质量是速度的根本,没有质量的速度没有意义,甚至有负效应;速度是质量的载体,没有一定的速度,质量就无从谈起,同样没有意义。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