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间发源于美国,并后来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其中包括美国、英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国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未受到影响,相反还完成了五年计划。这一危机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力强的特点,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经济大萧条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大萧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衰退。大萧条的开始时间依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但绝大多数在1930年起,持续到30年代末,甚至是40年代末。大萧条是二十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 在二十一世纪,大萧条常被立为世界经济衰退...
尽管2025年全球经济可能遭遇全面衰退,但并不是所有领域都会陷入寒冬。事实上,科技和数字经济可能在大萧条的背景下迎来加速发展。从人工智能到区块链,从新能源到智能城市,新技术将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力量。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会遭遇压力,但新兴行业,尤其是绿色经济和高科技产业,反而可能在困境中脱颖而出。举个...
经济衰退,其实可以理解为经济的“小感冒”,虽然不舒服,但还能咬咬牙扛过去。比如经济增长慢了,工作没了,消费也不敢随便花钱了,这都是常见的症状。可如果感冒拖得太久,甚至变成重症,那就成了经济大萧条。以1930年代的美国为例,短短几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下跌了30%,失业率飙升到25%,股市崩盘,房价跳水,...
1929年的美国,股市崩盘、工厂倒闭,几乎就是全人类史上经济倒退最严重的一次。通过这次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我们以史为鉴,审视自身。就在大萧条之前近十年时间,是美国股市最巅峰的时候,那段时期大部分股票增长都超过了一倍。当时的美国,即便是普通民众,都可以毫无顾忌的购买股票,因为不管你买了哪只股票,结果都...
在经济萧条期间,生产活动减弱,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下降,投资减少,消费萎缩等现象普遍出现。 1.萧条的特征 经济萧条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市场需求下降,导致产品销售减少,生产不足以满足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导致停产、裁员等现象。其次,固定资本投资减少,企业对新设备、新技术的投资意愿降低,这进一步抑制了经济增长...
首先,经济大萧条的一个前兆是股市的下跌。在经济大萧条即将来临之际,股市往往会出现大幅度的下跌。投资者开始失去信心,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市崩盘。这种情况往往会引发恐慌性抛售,加剧经济危机的恶化。第二个前兆是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在经济大萧条即将到来之时,金融市场往往会出现不稳定的迹象。银行开始出现资金链...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经济萧条期,即1929年美国的大萧条。但鲜为人知的是,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股市大跌后,美国正式进入萧条期。进入萧条时期以后,发生了什么,美国发生了八个重大变化。我们应该以史为鉴,让历史来给我们现在指导。八个变化 首先,第一个就是大规模失业...
在经济市场欣欣向荣的背景下,黄金是最好不过的贮藏手段,“钱”也许会不值钱,但黄金不会。可是,这种想法也仅存在于通货膨胀这种单一的经济状况面前。一旦遇到经济萧条的危难形势,这个说法就行不通了。也许你会说,倘若真有吃不起饭那一天,我还可以拿黄金去换粮食啊!没错,但是真有用黄金去换粮食才得以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