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的用法用量是 A. 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B. 煎服1~4g;散剂每次服0.5~1g C. 煎服,1~5g;散剂每次服0.5~1g D. 煎服,1~
细辛的内服用量一般为3~6克。细辛的功效很多,如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等,具体情况如下: 1、祛风散寒:常用于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的治疗。 2、通窍止痛:可用于牙痛,头痛,关节痛等的治疗。 3、温肺化饮:可用于寒饮伏肺的咳嗽哮喘等等。 4、另外细辛还具有抗炎、抗菌、抗过敏、抗结节等功效。文...
细辛的内服用量一般为3~6克。细辛的功效很多,如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等,具体情况如下: 1、祛风散寒:常用于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的治疗。 2、通窍止痛:可用于牙痛,头痛,关节痛等的治疗。 3、温肺化饮:可用于寒饮伏肺的咳嗽哮喘等等。 4、另外细辛还具有抗炎、抗菌、抗过敏、抗结节等功效。三甲...
病情分析:细辛的常规用量通常为1至3克。 1.细辛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治疗感冒、鼻塞、头痛等症状。 2.在中医处方中,其用量一般控制在1至3克之间,以避免可能的毒性反应。 3.过量使用细辛可能会引起心率加快、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谨慎。 使用细辛应遵循医生或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不宜自行加量。2024-11-21 ...
病情分析:细辛的用量一般不超过3克。细辛是一种传统中药,虽具有多种疗效,但过量使用可能引起毒性反应。 1.细辛主治多种疾病,包括感冒、头痛和风湿痛等。其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和有机酸,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2.《中国药典》规定,细辛的常规剂量为1至3克。此剂量可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适当调整,但不得超过此...
细辛的用量 医生回答: 细辛具有很好的驱寒功效,一般用量为1~3克。每次服0.5~1g,分次服用。外涂适量经常和荆芥、防风、羌活、苏叶等搭配使用。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开窍,温肺化痰。主要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嗽。同独活、桑寄生、川断、乌药、当归等合用,可治疗腰痛、膝痛、腹痛。
《伤寒杂病论》用细辛的方子有16首,细辛最常用量为2~3两,最高用量为六两(乌梅丸)。按汉制折合今制常用的两种方法,即一两分别折算为3.125 g和 15.625 g,则乌梅丸中细辛最低折算用量为18.75g,最高折算用量为93.75g,远大于一钱(3g)。有学者研究文献指出细辛在北宋之前的常规用量为 20~30 g,单次用量远远大...
中药细辛的最大用量通常在1-3克之间。细辛通常可用于煎煮,使用时要掌握数字,不要放太多。细辛的用量通常在1-3克之间,适合外用,细辛的毒性较小。细辛经以膀胱经和肾经为主,膀胱经和肾经的治疗效果较好。如果患者有阴虚热、阳亢等头痛症状,以及阴虚热、肺炎、咳嗽等咳嗽症状,则不应使用,也不应与藜芦等一起使用...
若治疗痹证,不同的部位用量不一,颈部及肩部一般用9~15g,常配伍葛根、黄芪、丹参、赤芍和地龙等;腰腿痛用至12~15g,常配伍川乌、草乌、乳香、没药、木瓜和牛膝等;顽痹可用至20g,常配伍附子、豨莶草、狗脊、牛膝和川断等。 郭老指出,凡细辛用量在9g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