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蒴苣苔属(学名:Leptoboea)约3种,分布于中国云南,以及缅甸、印度东北部、不丹、锡金及加里曼丹。中国有1种,分布于云南南部及西南部。形态特征 亚灌木。茎分枝和叶均对生;叶具短柄,常密集于当年生短枝上。聚伞花序伞状,花序梗和花梗均细如丝状;苞片2。花萼钟状,5裂至近基部。花冠小,钟状,檐部不...
细蒴苣苔,学名Leptoboea multiflora (Clarke) Clarke,1883年首次由A. DC.记录。随后,W. T. Wang和K. Y. Pan在1982年的《植物研究通讯》中再次提到,其学名在不同的植物学文献中被提及,如Clarke在1872年的《孟加拉通信与园艺》中也有所记录,学名为Championia multiflora。细蒴苣苔的学名变化...
细蒴苣苔属,学名为Leptoboea Benth.,是植物分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由Benth.在其著作《Benth. et Hook. f. Gen. Pl.》的第二卷第1025页首次定义,首次使用Leptobaea这一名称是在1876年。稍后,Clarke在1883年的Monogr. Phan.第五卷中确认了这一属,并将其称为Championia,但在1874年的Champi...
今天我们进入第九期,一起来学习白接骨,梵天花,铁马鞭,纤细半蒴苣苔,虎舌红。 01 白接骨 白接骨(Asystasiella neesiana)来自于爵床科,白接骨属,别名尼氏拟马偕花。 草本,富粘液,竹节形根状茎。花冠淡紫红色,漏斗状,蒴果上部具4粒种子...
细果长蒴苣苔(Didymocarpus stenocarpus W. T. Wang)为苦苣苔科长蒴苣苔属下的一个种。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高8.5-12厘米,不分枝,密被淡褐色柔毛,有3-5对叶。叶对生,同一对叶不等大,下部1-3对叶有长柄,上部2对叶在茎顶密集,似轮生,具短柄或近无柄;叶片草质,常两侧不对称,长圆形或椭圆...
纤细半蒴苣苔(Hemiboea gracilis Franch.)是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上升,细弱,通常不分枝,具节,肉质,无毛,散生紫揭色斑点。叶对生,叶片稍肉质,干时草质,倒卵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多少偏斜,全缘或具疏的波状浅钝齿,上面深绿色,疏生短柔毛,无毛;叶柄纤细,无毛。聚...
蠕虫状石细胞在维管束附近的基本组织中少量嵌生,侧脉每侧4-6条。叶柄纤细,长2-4厘米,无毛。聚伞花序假顶生或腋生,具1-3花,花序梗长0.2-1.2厘米,无毛。总苞球形,直径1-1.4(-2)厘米,顶端具细长尖头,无毛,开放后呈船形。花梗长2-5毫米,无毛。萼片5,线状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
纤细半蒴苣苔,学名Hemiboea gracilis,是花卉世界中的一种植物。它还拥有多个别称,包括秤杆草、地罗草、小花降龙草。在1899年的《巴黎林奈学会公报》中,Franch.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分类。该植物的学名由两部分构成,Hemiboea为属名,gracilis则为种加词。属名“Hemiboea”可能源自植物的形态特征或...
满地峨眉半蒴苣苔,纤细半蒴苣苔就这一片,剩两朵花还落掉一个。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拍于邛崃山脉成都段#家乡被子植物故事##随拍植物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