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NA碱基组成的测定:细菌间DNA分子同源程度可以用细菌DNA分子的G+C或A+T摩尔百分比来反映。亲源关系越近的细菌,G+Cmol%越相近。G+Cmol%含量不同的细菌,为不同种细菌;含量相同的可能为不同种的细菌。不同菌属问G+Cmol%范围在25%~75%之间。细菌的G+Cmol%相当稳定,不受培养条件、菌龄和其他外界因素...
此外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随机引物扩增法(RAPD)等技术常用于菌株间的差异比较。 2.细菌种属特异基因 某些基因为细菌种特有或属共有,通过对这些基因的检测可以鉴定细菌的种或属。如编码吸附和侵袭上皮细胞表面蛋白的inv基因:invA、invB、invC、invD、invE等是一组只存在于致病性...
1.细菌种属的鉴定 DNA碱基组成的测定 G+C mol%含量不同的细菌,为不同种细菌;含量相同的可能为不同种的细菌。细菌的G+C mol%相当稳定,不受培养条件、菌龄和其他外界因素影响。最常用的方法是热变性法。 DNA-DNA杂交 DNA杂交可得出DNA之间核苷酸顺序的互补程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从而推断不同细菌基因组间的...
对细菌种属的鉴定,下列不属于必须方法的是()。A.形态染色观察B.分离培养、菌落观察C.生化试验D.药敏试验E.血清学鉴定
这一阶段主要采用各种方法对细菌进行鉴定。 1.形态学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等特征,这是初步判断细菌种属的重要依据。 2.生理生化特征分析:检测细菌的各种生理生化特征,如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氧化酶试验等。 3.分子生物学方法:如16S rRNA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细菌的种属。
百度试题 题目对细菌种属的鉴定,下列哪项方法不是必须的 A. 形态染色观察 B. 分离培养、菌落观察 C. 生化试验 D. 药敏试验 E. 血清学鉴定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药敏试验 反馈 收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进行细菌基因组DNA提取。具体步骤包括挑单菌落接种到10 mL LB培养基中,在37℃条件下振荡过夜培养。然后取2 mL培养液到2 mL的Eppendorf管中,8000 rpm离心2分钟后倒掉上清液。接着加入140 μL TE打散细菌,再加入60 μL 10 mg/ml的溶菌酶,37℃放置10分钟。之后,加入400...
实验二常见细菌种属的鉴定 实验二常见细菌种属的鉴定 contents 目录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结果分析•结论 01实验目的 掌握常见细菌种属的鉴定方法 掌握细菌种属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包括菌落形态、染色特性、细胞结构等。熟悉细菌种属的生化鉴定方法,如糖发酵试验、氧化酶试验等。了解细菌种属的分子鉴定...
对细菌种属的鉴定,下列哪项方法不是必须的A 形态染色观察 B 分离培养、菌落观察 C 生化试验 D 药敏试验 E 血清学鉴定
1、了解常见细菌种属的鉴定程序2、掌握细菌的生理生化指标鉴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 (一)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多相分类法多相分类法:Colwell1970年提出,指利用微生物 多种不同的信息,包括表型的、基因型的和系统发育的信息,综合研究微生物分类和系统进化的过程。多相分类法几乎包括了现代分类中所有的方面,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