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主要危害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病原为Erwinia chrysanthemi pv.zeae(Sabet)Victria,Arboleda et Munoz.称菊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属欧氏杆菌属细菌。为害症状 水稻分蘖期发病常在近土表茎基部叶鞘上产生水浸状椭圆形斑,渐扩展为边缘褐色、中间枯白的不规则形大斑,剥去叶鞘可见根节部变黑褐,有...
穗期发病病株先失水青枯,后形成枯孕穗、白穗或半白穗,根节变色有短而少的侧生根,有恶臭味。其独特症状是病株根节变为褐色或深褐色腐烂,极易拔断,并有一股难闻的恶臭味。 主要发病条件: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病因素有以下几方面:品种、秧苗素质、肥水管理、气候条件。肥水: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通气性...
摘要: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一种以种子带菌及土壤传播为主的水稻病害,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日本首先报道,80年代初我国首次在浙江发现,近年来由于种子市场放开,加之产地和入境检疫 ...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一种以种子带菌及土壤传播为主的水稻病害,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日本首先报道,80年代初我国首次在浙江发现,近年来由...
近几年来,随着水稻耕作制度的变化,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在部分田块发生较普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9年开始,陆续有细菌性基腐病危害水稻的现象,近三年来且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就今年中稻部分田块发病情况来看,目前处于圆秆至孕穗期,病株率一般在10%~26%,高发时达40%。发病后主穗会枯死,如不及时防治,将造成严重...
据了解,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原为欧氏杆菌属细菌,病菌由植株伤口侵入。水稻播种或秧苗栽插后病菌在根部大量富集,一旦根系受伤,就容易侵入引起发病。水稻发生细菌性基腐病后没有有效药可以治疗,重点应采取措施预防。调整水稻品种,选用发病轻的品种;...
病原菌与传播途径 病原菌 病原菌为土壤杆菌属细菌,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通过带菌土壤、灌溉水、农机具等途径传播。传播途径 病原菌通过水稻根部和茎基部的伤口侵入,在适宜条件下迅速繁殖,并随水流、农机具等传播扩散。02 预防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 总结词 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重要措施,能够显著降低...
稻子青枯死了,细菌性基腐病显症 近期有多位网友反映,田里出现一些青枯的稻子,据诊断,是发生了细菌性基腐病。水稻抽穗期前后,该病有显症高峰出现。近期有降温和雨水经过,稻株根系活力和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加上病茎输水能力差,遇晴热天稻株地上部失水快,因而生理性缺水,严重时整株青枯,可能是该病突然较多显症...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主要由菊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引起,是水稻生产中的一大难题。🌾这种病害主要侵害水稻的根节部和茎基部,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农业防治是关键,选用抗病品种是首要任务。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高产抗病品种。🌾种子处理也很重要,可以用40%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浸种,或者用80%乙蒜素...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病原因? 病害的发生与气候、品种、栽培管理等因素有关。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主要通过水稻根部和茎基部的伤口侵入,发生洪灾或台风,或者遇高温高湿环境更容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