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的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新陈代谢被认为是细胞生长、复制、分化、遗传、变异和应激的特有现象,现代生物学不断揭示出所有这些生命现象均可以在细胞外发生。 无细胞发酵:蛋白质活动无需依赖细胞 发酵指微生物...
在生物学,细胞外间质或细胞外质区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动物组织的一部分,不属于任何细胞。细胞外间质决定结缔组织的特性。组成成分 纤维结构蛋白: 胶原蛋白(collagen),弹性蛋白(elastin)、基膜粘连蛋白(laminin),和纤维糖连蛋白 (fibronectin)。其中胶原蛋白为最重要的成分。这些蛋白为巨长的...
1838~1839年间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了“细胞学说(Cell Theory)”,指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1858年德国病理学魏尔肖(R. Virchow)提出“一切细胞来源于细胞”(omnis cellula e cellula)的...
细胞外基质(ECM)材料的应用 细胞外基质(ECM)是一类具有诱导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天然材料,其衍生成分是许多生物材料的新兴来源。ECM材料在国际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衍生的材料已经演变成各种形状:水凝胶、3D生物打印支架、静电纺丝、脱细胞组织和器官[3]、ECM敷料等[4],可应用形式的增加进一步...
非囊泡型细胞外纳米颗粒 (NVEP):这些颗粒在100000g超速离心后的沉淀物中不含有脂质双层,可以通过高分辨率碘代二甲磺酸密度梯度分离法与小EV区分开来。NVEP的功能尚不清楚,但它们可能在细胞间通讯和组织修复中发挥作用。 外聚体:通过在100000g超速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再进行过夜超速离心 (~360000g)获得,直径小于50 ...
一、胶原collagen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骨架结构,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为不溶性纤维型蛋白质,占人体...
图 1. 外泌体形成、释放和细胞内化的方案 二、 外泌体的表征方法 根据药物递送系统 (DDS) 表征外泌体结构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 DDS 的特性,例如细胞或组织亲和力、应激反应、吸收途径和药物释放。 2014 年和 2018 年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 (MISEV2018) 提出了外泌体(包括研究和外泌体制备)应满足的基本...
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可分为三大类:①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蛋白聚糖(proteoglycan),它们能够形成水性的胶状物,在这种胶状物中包埋有许多其它的基质成分;②结构蛋白,如胶原和弹性蛋白,它们赋予细胞外基质一定的强度和韧性;③粘着蛋白(adhesive):如纤粘连蛋白和层粘联蛋白,它们促使细胞同基质结合。其中以胶原和蛋白聚...
1、外泌体 外泌体是相对较小的细胞外囊泡,直径约为50-150nm。它们的生物发生通过内吞内体途径发生,其中细胞质膜向内芽,导致膜分子的捕获和细胞内早期内体的形成。在随后的成熟过程中,早期内体融合形成晚期内体,导致内体膜内陷到管腔中形成细胞内囊泡(ILV),进而形成多泡体(MVB)。MVB可能与溶酶体融合,导致其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