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沟间侵蚀径流水土保持本文测定了504mm×504mm土盒中扰动Hagerstown粉砂粘壤土的细沟间侵蚀和径流,试验持续降雨20min,雨强为92mm/h,坡度为5%~85%。稳定状态下的土壤流失量(径流中的土壤悬移质)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5%坡侵蚀率为3.34g/m~2·min,85%坡增到22.47g/m~2·min。随坡度的增加土壤溅蚀的变化为:...
细沟间与细沟侵蚀是土壤流失的主要来源之一。深入探究细沟间与细沟侵蚀的空间分布对于理解侵蚀过程、识别泥沙来源以及行之有效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至关重要。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摄影测量法是近年来新兴的土壤侵蚀测量方法,...
片蚀与细沟间侵蚀过程中地表微地形的变化
细沟间侵蚀 1. And then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oil erodibility andinterrill erodibility,rill erodibility,critical shear were carried in order to apply predicted models well. 为了更好的了解黑土区土壤剖面粒径分布以及可蚀性因子特征,本研究以东北典型黑土区鹤北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沉降法对不同土地利...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通过在径流小区上覆盖纱网消除雨滴动能和增加雨滴降落高度来增加雨滴动能,并采用翻耕裸露作对照的试验处理,对黄土区坡耕地细沟间侵蚀和细沟侵蚀过程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坡面侵蚀产沙过程可明显的分为四个阶段,即溅蚀,细沟间侵蚀,细沟侵蚀和雨后径流侵蚀阶段.用纱网覆盖消除99.6%的雨滴动能...
2) interrill erosion 细沟间侵蚀 1. In total,the contributions of interrill erosion to the sediment which was delivered out of plot gradually decreased temporally and rill erosion increased. 对于坡面细沟与细沟间侵蚀过程的了解是建立侵蚀预报模型的基础,但传统方法难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更多例句>> ...
各管理措施坡面地表微地形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不规则性.不同雨强和管理措施条件下,各等级的高程在片蚀阶段和细沟间侵蚀阶段都发生了相互转移;其中第Ⅰ级和第Ⅱ级转移出最多,且在细沟间侵蚀阶段后也只有很少部分转移至第Ⅰ级,第Ⅱ级;第Ⅲ级地表高程转移最少,且有大部分的其他等级的高程转入第Ⅲ级,这两个侵蚀...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土壤表层团聚体的粒径分布变化对土壤结构和侵蚀过程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细沟间侵蚀过程中土壤团聚体周转和泥沙迁移路径过程,本研究基于微型土槽,设置90 mm·h-1雨强,10°坡度的条件,进行室内模拟降雨试验.利用稀土元素示踪技术标记土壤团聚体,通过ICP-MS测定稀土元素浓度,对不同粒...
坡面细沟形态与侵蚀产沙间的量化响应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