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infection,Canine parvovire,CPV)感染是近年来发现的犬的—种烈性传染病。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三类动物疫病,临床表现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病理简介 犬细小病毒感染是发生在犬类身上的一种病毒感染。感染形式有两种,分别是肠炎型(enteric)和心肌炎型(...
细小病毒是一种能够导致红细胞发生病变的 DNA病毒。皮肤红斑、关节红肿疼痛、皮肤粘膜苍白、乏力、心悸、胸闷等是细小病毒感染的主要表现。感染后主要症状如下: 1.皮肤红斑: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皮肤斑丘疹、麻疹样、疱疹样、紫癜样改变,伴有发热、头痛、瘙痒等症状,可自行消退,也可间断出现。 2.关节病变:多见于承认和...
细小通常是指细小病毒。感染细小病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细小病毒主要包括感染脊椎动物的细小病毒亚科和感染节肢动物的浓病毒亚科,其中常见的可以对人体造成损害的是细小病毒B19,一般是通过呼吸道、母婴、血液等途径进行传播。当细小病毒进入人体以后,可能会诱发关节炎、传染性红斑、神经系统异常、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危象...
细小病毒是一种能够导致红细胞发生病变的 DNA病毒。皮肤红斑、关节红肿疼痛、皮肤粘膜苍白、乏力、心悸、胸闷等是细小病毒感染的主要表现。感染后主要症状如下: 1.皮肤红斑: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皮肤斑丘疹、麻疹样、疱疹样、紫癜样改变,伴有发热、头痛、瘙痒等症状,可自行消退,也可间断出现。 2.关节病变:多见于承认和...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烈性传染病,该病症于1977年由Eugster发现,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特征,可以注射病毒单克隆抗体或高免血清来治疗。基本概述 1977年Eugster首先通过电镜在患腹泻的幼犬粪便中发现犬细小病毒,到1979年,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或心肌炎几乎遍及全世界[1]。1980年以来,...
犬细小病毒是1978年澳大利亚的Kelly和加拿大的Thomson等同时从患肠炎的病犬粪便中分离获得的,从发现该病毒,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是危害犬类的最主要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健康犬经消化道感染病毒后,病毒主要攻击两种细胞,一种是肠上皮细胞,一种是心肌细胞,分别表现胃肠道症状和心肌炎症状,心肌炎以幼犬多见。产生背景...
病毒感染:犬细小病毒是主要病因,该病毒生命力顽强,在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健康犬通过直接接触病犬的粪便、尿液、唾液等分泌物,或接触被这些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如食盆、玩具、垫子等),就可能被感染。 免疫力低下:未接种疫苗或疫苗接种不完全的犬只,对犬细小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发病。此外,幼犬、老年犬以及...
人类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HPV B19)简称B19,又称为灵长类红细胞细小病毒1,属于红病毒属,是已知唯一对人类致病的动物病毒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病毒。该病毒由澳大利亚病毒学家Yvonne Cossart于1975年筛选健康献血者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时在B行第19号标本中偶然发现,...
犬细小病毒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通常在未接种疫苗的年轻狗中引起胃肠道疾病。主要体征包括厌食、嗜睡、呕吐和腹泻,通常为出血性。诊断通常基于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和粪便抗原检测。治疗主要是在住院或门诊的基础上提供支持性治疗,因为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