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嘴杓鹬灭绝的原因有很多,也没有哪一个是独立的。最主要的威胁还是栖息地的丧失。细嘴杓鹬是在迁徙途中遇到问题最多的物种之一。西伯利亚湿地因农业开发被毁,地中海的沿海湿地因为污染而没落。还有战争带来的影响,它们曾在也门和伊拉克冬天度过这部分迁徙路线,可是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被战争毁得一塌糊涂。当然,早期...
目前,细嘴杓鹬仍然是“极度濒危”的状态。 研究者亚历克斯·邦德博士提到过,他们找不到细嘴杓鹬的踪迹,可能是因为早期的探索地点不对。在最后一只细嘴杓鹬消失后,人们分析了博物馆里的幼鸟羽毛样本,才发现可能去错了地方。研究团队后来积极探查哈萨克斯坦北部,但仍然没有成果。等到人类意识到问题时,拯救行动已经晚了,...
从1994/95年最后现身,细嘴杓鹬已经“失联”30年。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这种最珍稀鸟类的找寻,也一直期待它重现,可惜奇迹未能出现。2024年11月,一系列研究都指向了唯一结论——细嘴杓鹬已经灭绝。回顾它灭绝的故事,我们或许能通过这个故事吸取教训,决定未来会发生什么。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细嘴杓鹬物种照片 | Richard Porter1984年拍摄于也门 细嘴杓鹬的消失并非个例,而是当前物种灭绝危机的一个缩影。历史上,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物种都走向了灭绝的命运。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例子就是旅鸽,这种曾数量庞大的鸟类,因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坏而在短短几十年内灭绝;大海雀,这种不会飞的海鸟,也因人类的捕杀...
🌊 细嘴杓鹬的消失 🌊 细嘴杓鹬,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丝悲伤。它们曾是欧洲大陆的一员,但如今却成了500年内首个被宣布灭绝的鸟类。最后一次可靠的目击记录是在1995年,尽管之后还有零星的报告称在南欧和东欧见到过它们,但这些大多被认为是对欧亚杓鹬的误判。细嘴杓鹬的灭绝原因主要是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的捕杀...
人类活动带来了新的物种灭绝悲剧。这次的受害者是一种叫做细嘴杓(sháo)鹬(yù)的小鸟。细嘴杓鹬(学名:Numenius tenuirostris)现在已经几乎确定灭绝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也高度关注这件事。虽然人类已经导致了164种鸟类的灭绝,但细嘴杓鹬的消失尤其令人惋惜。毕竟,这种鸟原本分布很广,没想到消亡得如此安静。
欧洲的研究者们最近宣布,细嘴杓鹬(Numenius tenuirostris)已经灭绝。这种鸻鹬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中部,并在欧洲、中东和非洲越冬。自1995年以来,再也没有人见过它们。虽然通常认为灭绝的评判年限应为50年,但现在我们可以大致为这个物种画上一个句号。在太平洋的另一侧,极北杓鹬(Numenius borealis)也面临着极度濒危的境地。
细嘴杓鹬的灭绝,也不仅是它自己的悲歌。大杓鹬、黑尾鹬等同属的物种,也正面临着类似的危机。专家警告,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污染、疾病,这些问题正在加速物种灭绝的速度。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断干扰,更多的物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消失。大自然给出的警告已经如此明显,却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仅是...
细嘴杓鹬属于中型涉禽,它的体长多在36-41厘米之间,但是翅膀展开后非常长,最多可达88厘米,它的双腿也是极度的修长纤细,占到身高的一半,成年后的细嘴杓鹬羽毛颜色会随着年龄和繁殖期发生变化,据说在成年后的第一年冬季身上的斑纹会呈现心形。 细嘴杓鹬在繁殖期时,全身羽毛颜色多为灰褐色,下半部分则呈现白色,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