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细君公主这样的家景,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出,细君公主和亲乌孙,绝非她自己个人的愿望,这,可能就是她为什么后来会过早忧郁亡故于乌孙的原因之一吧。 细君公主和亲乌孙国王昆莫之时,匈奴也同时和亲了乌孙,由于种种原因,当时的乌孙国王昆莫是册立的匈奴公主为左夫人,即第一夫人,细君公主还不是乌孙国王昆莫的正室。《...
细君公主死后,乌孙王军须靡再次向汉家求亲。汉武帝欣然同意,封楚王刘戊孙女刘解忧为公主,再嫁乌孙国王军须靡。我们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刘解忧属汉高祖刘邦四弟刘交后裔,论辈分,刘解忧是刘细君的远房姑姑。刘解忧与刘细君同是汉室宗女,同样沦为叛臣之后,先后和亲乌孙国。公元前105年,解忧公主时年十六岁。身为罪...
细君公主,原名刘细君,是西汉宗室的一员,汉武帝刘彻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在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为了抗击匈奴,派遣使者前往乌孙国,乌孙王猎骄靡表示愿意与大汉通婚。于是,汉武帝决定将细君公主远嫁乌孙,成为猎骄靡的右夫人。为了缓解公主在遥途中的思念之情,汉武帝还特意命人制作了一种乐器,名为“阮”,也...
“细君公主回扬省亲”主题实景仪式7月9日,细君公主回扬省亲暨细君公主文化园开园仪式在扬州蜀冈汉陵苑举行。 汉陵苑陈列的是汉武帝之子、广陵王刘胥墓。算起来,这位墓主人是细君公主的堂叔。为纪念细君公主,扬州市在汉陵苑内建设了一座细君公主文化园,园内陈列细君公主雕像1座,建有代表哈萨克民族风情的毡房3座...
年轻的解忧公主也许曾听闻细君公主的悲歌,她望着沿途陌生而壮观的风景,或许对未知的异域充满恐惧。但解忧公主毅然为国分忧,背负着巩固双方联盟的使命,远赴乌孙。当公主的车驾到达敦煌悬泉置时,路程已经过半。“置”,是大汉帝国在疆域内的交通要道上设置的驿站,负责招待路过的来客,保障人员、物资与消息的流动。
细君公主的斡旋艺术在元封六年(前105年)达到巅峰。匈奴单于遣使要求乌孙交出汉公主,她连夜召集亲信,将汉使节杖置于王庭中央,当众诵读《盐铁论》中"夷狄之人,贪而好利"的段落。这番举动既震慑匈奴使者,又向乌孙贵族揭示依附汉朝的经济利益。乐府遗响:文明交融的精神遗产 某个朔风呼啸的冬夜,刘细君怀抱琵琶...
刘细君不仅有公主身份,还容貌美丽、气质高贵,立即被猎骄靡册封为右夫人。她趁机积极联络乌孙上层贵族,拉近两国关系。同时,积极传播汉朝先进文化,让乌孙百姓第一次见到了琵琶、房屋,并开始种桑养蚕等,使得她很快获得乌孙朝野的欢迎。但孤身离家千里,刘细君内心依然十分苦楚,在乌孙国最美的秋季,她却写下了传世...
细君公主墓是江都王(今扬州)刘建之女的墓葬。细君公主是江都王(今扬州)刘建之女。元封年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以汉室公主远嫁于乌孙昆莫(王)猎骄靡,封右夫人。后因猎骄靡年老,依俗将细君公主赐其孙岑陬为妻,公主筑一宫室于夏都(今昭苏草原)。太初三年(公元前101年),细君病故。据专家考证,公主...
汉武帝通过左挑右选之后,最后决定由刘细君出塞当和亲对象,汉武帝元封六年,细君以皇室公主的身份下嫁乌孙国王。突然之间,刘细君由一个罪臣之女变成了一国公主,这对于从小生长在汉朝深宫的她来说,既突然,又残酷。先不说远嫁他乡,要离开故土,去到一个言语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的地方生活,是何等纠结。但刘...
细君公主改嫁给岑陬后不久,昆莫就去世了,细君公主与岑陬生下了一个女儿名叫少夫。不幸的是,少夫出生不久,细君公主就去世了,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 刘细君墓还在,坐落在新疆伊犁州昭苏县的乌孙山夏特大峡谷谷口。墓地距夏特古城约8公里,是乌孙草原中规模最大的古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