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官职> 练兵处 官署名。清末中央军事管理机构。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掌划一全国军制,督练新军诸事宜。置总理练兵事务大臣一人,会办练兵大臣一人,襄办练兵大臣一人,特简王大臣兼充。下设提调一人。辖军队、军令、军学三司,各置正、副使一人。三十二年,并入陆军部。
蓬莱阁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壮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八仙神话与频现的海市蜃楼奇观,使得蓬莱阁“人间仙境”之名闻名遐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蓬莱阁下,至今完整保存着一处古代军港——蓬莱水城。蓬莱水城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训练水师之处,至今仍保留着明代风貌,是抗倭文化的见证。...
(1)根据“清政府开始尝试建立一支采用西式武器、西式训练的新式国家常备军”“清政府在中央设立“练兵处”,作为主管全国新军编练和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练兵处还先后制定和颁布《新定陆军学堂办法二十条》《陆军小学堂章程规则》等章程”“内容涉及军制、营制、军官选任、士兵招募、军队训练和调派、官兵的奖惩和赏罚...
历史知识> 练兵处 官署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月设立。名义上掌管划一军制、编练全国新军,实际上综揽全国军政。由皇帝钦命总理、会办、襄办大臣各一人,均为兼差。设提调一人掌管庶务。内分军政、军令、军学三司,各设正、副使一人,下辖各科、股。三十二年并入陆军部。
晚清练兵处述论
练兵处是清末新军编练的领导机关,在清末新军编练、促使中国陆军近代化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903年为统一军制,编练全国军队而置。会办、襄办提调各一人。分军政、军令、军学三司,各有正使、副使。司下分科,军政辖考功、搜讨、粮饷、医务、法律、器械六科,军令辖运筹、向导、测绘、储材四科...
练兵处军政司正使、副使是古代职官名。清末军事职官名称。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处辖军政、军令、军学三司。“军政司:设正、副使各一员,由皇帝特简。统辖所属各科,考查官兵,筹备军需,凡各司例行公事,径咨各军主要事件,禀请本处大臣核饬。”军政司下辖考功、搜讨、粮饷、政务...
(12分)材料一:新政启动后,朝廷于1903年设立练兵处,管理全国练兵事宜。练兵处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练兵的政策文件。其中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建立了完整的军事学堂体系 · …设立了四级学堂体制。新政启动之初,朝廷募练常备军、续备军、巡警军。颁布了一系列军事建设的规章制度,逐步完善了新军制度。— —摘编自马雷 《...
晚清练兵处经费筹措与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