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池是一种多线程处理模式,它通过事先创建一定数量的线程,来处理提交的任务,避免了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线程池的核心思想是线程复用。 线程池的优点 减少资源消耗:通过重用已存在的线程降低线程创建和销毁造成的消耗。 提高响应速度:任务到达时,无需等待新线程的创建即可立即执行。 增强线程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并...
判断线程池里的核心线程是否都在执行任务,如果不是(核心线程空闲或者还有核心线程没有被创建),则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否则进入下一个流程。 线程池判断工作队列是否已满,如果工作队列没有满,则将新提交的任务存储在工作队列里。如果工作队列满了,则进入下一个流程。 判断线程池的线程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如...
线程池工作原理 关于线程池的工作原理,我用下面的7幅图来展示。 1.通过execute方法提交任务时,当线程池中的线程数小于corePoolSize时,新提交的任务将通过创建一个新线程来执行,即使此时线程池中存在空闲线程。 2.通过execute方法提交任务时,当线程池中线程数量达到corePoolSize时,新提交的任务将被放入workQueue中,等...
线程空闲时间(keepAliveTime):当线程池中的线程数超过核心线程数时,多余的空闲线程在终止前等待新任务的最长时间。 任务调度策略: ThreadPoolExecutor采用了一种动态调整线程数量的策略,根据当前线程池的状态和任务队列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创建新线程或拒绝新任务。 通过合理配置线程池的参数(如核心线程数、最大线程数、...
1. 🌱 线程池初始化:创建时,线程池不包含任何线程。任务队列作为参数传入,但即使队列中有任务,线程池也不会立即执行它们。 🚀 任务添加:调用 execute() 方法时,线程池会进行以下判断: 如果当前运行的线程数小于 corePoolSize,则立即创建线程并运行该任务; ...
映射后,形成线程池流程图如下,两者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线程池的工作原理或者说流程就很好...
了解线程池工作原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线程池状态、线程池的重要属性和线程池的工作流程。 线程池状态 线程池是有状态的,这些状态标识这个线程池内部的一些运行情况。线程池的开启到关闭的过程就是线程池状态的一个流转过程。 线程池共有5种状态: 运行状态(RUNNING):此状态下,线程池可以接受新的任务,也可以处理阻塞队...
工作原理(简易版) 任务提交: 开发人员使用ThreadPoolExecutor的submit()方法提交需要执行的任务。这些任务通常是实现了Callable或Runnable接口的对象。 状态检查: 线程池会检查自身的运行状态。如果线程池不是处于RUNNING状态,那么会直接拒绝新提交的任务。 任务封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