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纸织画( Yongchun paper texture painting)是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为中国四大家织之一,由中国画发展起来的。永春纸织画创始于隋末唐初,盛唐时期,已出现专营纸织画作坊。宋代的纸织画曾远销南洋各埠,成为富贵人家的柜中珍品;明代成为宫廷进贡的礼品和达官显贵收藏的珍品。清代乾隆年...
纸织画,即用纸编织的画,形成于隋末唐初,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纸织画融中国画与编制艺术为一体,使中国画“似而非似”的艺术效果,达到了虚幻的境界,显出素淡、和谐、静穆、朦胧的艺术特征和古朴典雅的艺术气韵。其品种规格多种多样,内容有人物、山水、花鸟、动物、书法等。 ...
早在宋代,纸织画就已经远销南洋各埠,成为富贵人家的珍藏。明人田艺蘅所撰《留青日札》一书中记载,明代奸臣严嵩家被抄的物品中就有纸织画一项。清人杨复吉《梦兰琐笔》中曾有“闽中永春州织画”的记述。2017年12月28日,永春纸织画大师周文虎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2...
永春纸织画是永春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品,始创于隋末唐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家织。 唐朝时,曾出现了不少称赞纸织画的诗文。唐文宗在位时,唐人郑维赋诗:“何物离披最可人,纸间经纬别有因。阿谁巧作维摩手,...
平凉纸织画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甘肃纸织画初见于唐代。2008年,平凉纸织画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历史渊源 平凉纸织画早在唐代就已产生,距今有千余年历史。史料记载,泾河沿岸的柳湖一带,是当时纸织画的发源地,并享有“书画之乡”的美誉。平凉纸织画发展鼎盛时期为明代,曾与杭州丝织画、苏州...
甘肃省平凉纸织画工艺,甘肃省平凉市传统技艺,甘肃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保护单位为甘肃省平凉市纸织画社。历史渊源 织画是我国古老而特有的工艺美术品,早在隋唐时期就由南方传到平凉,已有千余年历史,平凉泾河沿岸的柳湖,就是当时纸织画的制作作坊和发源地。平凉纸织画历史上曾与杭州丝织画、苏州刺绣、...
永春纸织画,起源于隋末唐初,是以手工精细编织纸丝为独特工艺的朦胧艺术品。它与杭州的丝织画、苏州的缂丝画以及四川的竹帘画并驾齐驱,共同跻身中国四大名织画之列,历经千年沉淀,依旧璀璨夺目。永春纸织画,这一古称“罨画”的独特编织工艺,源自中国国画,却别有一番朦胧之美。它如同隔帘观月、雾里看花,给...
永春纸织画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家织”,自隋唐时期传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画好的画破开,裁剪成细条再重新编织起来,从而让画作产生一种朦胧的美感。方碧双是永春纸织画省级传承人,制作纸织画已有三十多年,在传承的...
画 永春纸织画创始于隋末唐初,是用手工编织纸丝而成的朦胧艺术品,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齐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2000年,永春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纸织画)之乡”。2005年,永春纸织画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年5月,永春纸织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