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记纸庄,这个百年老字号,曾是北京纸业的璀璨明珠。🌅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同治年间,由河南人王守琨创办。📜 到了光绪十五年(1889年),晋商襄汾人姜赞堂接手经营,将敬记纸庄推向了新的高峰。🚀姜赞堂不仅在兴隆街全权经营,还让敬记纸庄成为北京最早同时经销山西老家自产的平阳麻纸和东、西洋纸张的店铺。🌍 ...
创立于1898年的北京最早纸庄“敬记纸庄”讲述冬天里的“梅花纸帐”梅花纸帐,汉语成语,前后两种组合均可:“纸帐梅花”,指用纸做帐子,稀布为顶,帐上画梅花蝴蝶作为装饰,出自宋.朱敦儒《樵歌》:“道人还了鸳鸯债,纸帐梅花醉梦间”;“梅花纸帐”,指一种由多样物件组合、装饰而成的卧具,出自宋朝生活美学家林洪 《...
第一册是解说和研究,有132页;第二册是标本纸,包含了150种不同的标本纸,挖嵌装裱,厚得像一本书。这套书限定发行500部,制作非常精美,当年的定价是6万日元,堪称日本纸谱中的瑰宝。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始于1898年的北京百年纸庄“敬记纸庄”。这家纸庄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在国际上也备受推崇。每次提到“敬记纸...
长沙师古斋纸庄是民国时期省内经营纸张、印刷、字画、糊裱业的名店。初期以木版印刷为主,继有石、铅印刷,并经营裁刀、裱壳、开捶、折凳等业务。前店后坊,产销结合。纸庄开业40余年,三易其主,各有所长,经营管理颇有特点。一、以品种质量创牌 民国元年(1912年)。易见龙以银元1万元独资创办师古斋纸店...
水引之所以得名“水引”,源于其初始制作材料为苎麻绳。制作过程中,需将苎麻剥皮并浸泡,此过程即为“水引”,故苎麻绳也被称作“水引”。随着时间推移,制作材料逐渐转变为更有质感、更适于造型的日本和纸,仅保留了这一古名。“敬记纸庄”,作为北京的一百年老纸庄,传承并发扬着水引技艺。在...
在北京的百年纸庄“敬记纸庄”中,有一项传统工艺备受关注——纸捻。这种看似简单的纸钉,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典籍的保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纸捻的起源与用途 明清时期的古籍装帧多采用包背装和线装,而这些书籍大多都穿有纸捻。纸捻,又称纸锔子或蚂蝗襻,是一种手捻的纸钉。它多选用韧性好的绵纸,顺着纸...
另日本非常重视文化传承与保护,高知县出版了一套《土佐和纸》,1函全2册,线装本尺寸:22×32厘米,①本文编:132页,为解说及研究。②标本纸编:含150种标本纸,挖嵌装裱巨厚册。限定500部,制作精美,当年定价6万日元,为日本所出诸纸谱种最难得者。(始创于1898年的北京百年纸庄“敬记纸庄”)...
北京百年纸庄“敬记纸庄”所讲述的老北京时的“月光纸”,是一种承载着中秋佳节传统文化与神话故事的祭祀用纸。以下是关于“月光纸”的详细解答:用途与象征:用途:月光纸主要用于中秋之夜的祭月仪式,是这一庄重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它象征着中秋佳节的神圣与团圆,寄托了人们对五谷丰登、家庭和睦...
清末北京本地不生产品相好的手工纸,而只在白纸坊一带抄一些低端草纸;而书画纸多来自山西麻笺,从五代至宋,山西平阳是中国北方造纸业的中心、印刷用纸的供应基地;北京最早的纸庄-敬记纸庄的老板姜赞堂两大业务之一即是通过在北京最早经销他老家山西襄汾邓庄的平阳麻纸而发迹。
色彩较少或几乎没有彩色的“水墨”作品形成鲜明对比。设色作品更注重色彩的运用和表现,能够展现出更加生动、丰富的画面效果。北京百年纸庄“敬记纸庄”:作为传统纸张供应商,敬记纸庄可能也提供各类绘画所需的绢和纸。这些高质量的绘画材料为艺术家们创作出各种风格的国画作品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