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甘油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绛蓝色的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 OH ) 2 → +2H 2 O ,故答案为: +Cu ( OH ) 2 → +2H 2 O ; ( 3 )火柴头中的氯元素是以氯酸钾的形式存在的,将火柴头浸没于少量水中,加入 AgNO 3 溶液、稀硝酸和 NaNO 2 溶液, NaNO 2 溶液与氯酸钾发生氧化还原...
如图用纸层析法分离Fe 3+ 与Cu 2+ 后,将滤纸条置于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进行氨熏,最终滤纸条上显示的色带分布正确的是 A. 线则指速般高热斯只这没切线则指速般高热斯只这没切线则指速般高热斯只这没切 B. 采共必装效学很采共必装效学很采共必装效学很 C. 大能经石王全大能经石王全大能经...
+2H2O,故答案为: +Cu(OH)2→ +2H2O; (3)火柴头中的氯元素是以氯酸钾的形式存在的,将火柴头浸没于少量水中,加入AgNO3溶液、稀硝酸和NaNO2溶液,NaNO2溶液与氯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离子,生成的氯离子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3NO2-+Ag+=AgCl↓+3NO3-,故答案为...
试题分析:A.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反应后的最高温度应是完全反应时的温度,否则会引起较大误差,故A正确;B.原理是将含有Cu2+和Fe3+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并在这一端用丙酮作展开剂,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带待分离的物质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由于Cu2+和Fe3+的移动速度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起点...
解析试题分析:A.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反应后的最高温度应是完全反应时的温度,否则会引起较大误差,故A正确;B.原理是将含有Cu2+和Fe3+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并在这一端用丙酮作展开剂,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带待分离的物质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由于Cu2+和Fe3+的移动速度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
二、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1.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的基本原理将含有Cu2+、Fe3+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并在这一端用丙酮和盐酸作在滤纸的作用下,携带待分离的物质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由于Cu2+、Fe3+的移动速率不同,一段时间后,Cu2+、Fe3+距起点距离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Cu2+、Fe3+可用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棉短绒中的纤维素可在铜氨溶液中溶解,将形成的溶液压入酸中可得到质量更高的纤维 B. 用纸层析法分离Fe3+和Cu2+,将滤纸上的试样点完全浸入展
用纸色谱法分离Fe3+、Cu2+、Co2+时,以丙酮-正丁醇-浓HCl为展开溶剂,溶剂渗透至前沿离开原点的距离为13.0cm,其中Co2+斑点中心离开原点的距离为5.2cm,则Co2+的比移值Rf为( )。 A.0.63 B.0.54 C.0.4 D.0.40 E.0.36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用薄层色谱法分离Fe3+、Cu2+、Co2+时,溶剂渗透至前沿离开...
B、纸层析法是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水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作流动相.用该方法可分离Fe3+和Cu2+,纸层析法是利用离子在滤纸上的移动速度不同,进行分离,铁离子在上层,遇到氨水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层析后氨熏显色,滤纸上方出现红棕色斑点,故B正确; C、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都是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容...
试题分析:A.纸层析法进行Cu2+和Fe3+混合液分离时,Fe3+在固定相中分配比例较低,正确。用电子天平称量化学药品时,由于在其面板上有去皮按钮,所以将盛装药品的小烧杯放上,去皮后就可以直接称量得到药品的质量。错误。C. 在铝与过量3mol·L-1硫酸溶液反应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由于Cl-会破坏Al表面的氧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