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示:"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我曾经向李密献计但不被他采纳,但我心中的壮志并没因此丧失。 词语释义 慷慨:1.志气昂扬。2.大方而不吝啬。 纵横:(形)竖横交错:铁路~。②(形)奔放自如:笔意~。③(动)奔驰无阻:~驰骋。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①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土恩。 季布er5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注】①请缨:出自《汉书·终军传》:“(汉武帝)乃遣军...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述怀•出关(唐)魏征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①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
“纵横计不就”韵律对照○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策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请缨羁南越,凭轼下东藩。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仄仄○平仄,○...
答案: “纵横计不就”出自: 唐代 魏徵的 《述怀》,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zòng héng jì bù jiù ,诗句平仄: 仄○仄仄仄 。 问题2:“纵横计不就”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纵横计不就”的上一句是: 投笔事戎轩 , 诗句拼音为: tóu bǐ shì róng xuān ,诗句平仄: 仄○仄仄仄 。
又《增韻》從也。《禮·檀弓》先王之制,禮也。過之者俯而就之。又帀也。《禮·禮器》大路繁纓一就。《註》五采一帀曰就。又能也。《左傳·哀十一年》郊之戰,季孫曰:須也弱。有子曰:就用命焉。《註》雖少年,能用命也。又終也。《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①使用“中原”“关门”“千里”等词进行描绘,展现宏大气势(或“纵横”“慷慨”“不惮”等词感受诗人的博大胸襟);②句式整齐,如“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既显工整,又可看出诗人报效国家的意志与决心。(或后六句的“自问自答”,直接抒情,表达报答天子的承诺与信心);③运用了较多典故(成语),以多位历史上的...
前四句“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主要表现的是诗人在这之前的胸襟怀抱。那时候作者先后投到元宝、李密帐下,自以为胸有珠玑,频频向故主献策,但都不为故主所用,很有些怀才不遇的感慨。“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四句,主要勾勒诗人遇到明主,颇受唐太祖重用,...
释义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唐·魏征《述怀》) 逐鹿:争夺天下。投笔:抛弃文牍之事。事戎轩:指从军。纵横:指合纵连横之事。 【译为】:中原逐鹿群雄起,投笔从军赴戎机;连横合纵计难成,慷慨悲歌志不移。诗句抒写了一位弃文就武的诗人为国效力的豪迈气概。
纵横计不就 谜目 打一字 谜底 言 提示 言 言,yán。言,yán,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动〉(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2) 同本义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