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纳顿节是流行于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纳顿”土语原意为“游戏”,关于它的历史渊源,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青海三川地区的官亭、中川等七个乡镇的七十多个村庄都过纳顿节。各地举行纳顿的顺序按庄稼收割季节的先后排列,从农历七月十二日的宋家纳顿开始,一村接一村...
纳顿节中的三国军傩戏和土族人对关羽的崇拜,是汉文化在土族纳顿节中的遗留,充分显示了土族文化和汉文化相融合的事实,是中华民族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力表征。 《杀虎将》又称《杀虢将》,是纳顿节中最后表演的一出傩戏,间接反映了土族先民的生活状况。在这出傩戏中,以...
一是筹备,从清明节开始,三川各村即在本村的神庙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并推选出当年七月举办纳顿会的“大牌头”和“小牌头”,他们在节前负责筹集经费,维持本村社会秩序,协调生产管理(如田间用水顺序)等,节日期间则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在“纳顿” 前一天...
纳顿节是土族人民祭祀先人、感恩大自然、祈求丰收的重要活动,也是土族人民展示自己文化传统、增进团结和交流的重要场合。 纳顿节起源于土族的宗教信仰,主要祭祀土族的祖先和自然神灵。土族人民认为,祖先和自然神灵是他们生活的保护神,能够保佑他们平安健康、风调雨顺。因此,每年的纳顿节,土族人民会在自家门前或村庄广场上...
纳顿庄园,位于青海省互助县,为国家AAAA级土族故土园旅游景区接待点之一。纳顿庄园位于国家5A级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景区,是景区核心景点之一,成立于2005年8月,总投资1.5亿,总营业面积4.6万平方米,现有从业人员186人,经营范围以土族风情为特色的休闲度假、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稞酩馏酒酿造技艺展示及体验、特色餐饮、...
三川纳顿会指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娱盛会。“纳顿”是土语,意为玩耍。每年农历七月十二至九月十日,历时63天,在民和三川地区21个大村依次举行。轮到哪个村,便提前准备,会场搭起白布帐篷,内供神轿中的地方神塑像,坛上点香、燃烛,场上旗杆矗立,幡飘缨垂。“纳顿”开始,先是本村的“会手”迎接外村的“会...
纳节是土耳其人民庆祝和收获的社交和娱乐节日。又称“庄稼人协会”、“庆丰丰收协会”。“那顿”是当地语言的音译,意思是“娱乐”,就像蒙古语“那达慕”一样。举办时间极长,从夏末(农历七月十二)麦田结束开始,到秋季(农历九月十五)结束,历时近两个月,所以有人称纳顿节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纳顿节是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社交游乐节日,也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等。“纳顿”是土语音译,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含义一样,意为“玩耍”、“娱乐”。每年农历七月,正是民和三川地区瓜果飘香、新粮入仓、新油入缸的丰收季节。当地的官亭、中川等七个乡镇的70多个...
土族纳顿节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纳顿”土语原意为“游戏”,关于它的历史渊源,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 青海各地举行纳顿的顺序按庄稼收割季节的先后排列,从农历七月十二日开始,一村接一村,一直延续到农历九月十五日结束,历时63天。 有人说纳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