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粟 [ nà sù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nà sù ] 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 明清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称纳粟。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纳粟”在古代有两种主要含义。一是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这种做法在秦始皇时期就已出现,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四年……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这里的“内”是“纳”的古字,意为捐纳。二是明清两代,富家子弟通过捐纳财货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从而获得直接参加省城、京都考试的资格,这也被称为纳...
纳粟 [唐代] 白居易 有吏夜叩门,高声催纳粟。 家人不待晓,场上张灯烛。 扬簸净如珠,一车三十斛。 犹忧纳不中,鞭责及僮仆。 昔余谬从事,内愧才不足。 连授四命官,坐尸十年禄。 常闻古人语,损益周必复。 今日谅甘心,还他太仓谷。 翻译 拼音...
《纳粟》古诗_作者白居易_古诗纳粟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 有吏夜叩门,高声催纳粟。家人不待晓,场上张灯烛。 扬簸净如珠,一车三十斛。犹忧纳不中,鞭责及僮仆。 昔余谬从事,内愧才不足。连授四命官,坐尸十年禄。 常闻古人语,损益周必复。今日谅甘心,还他太仓谷。©...
纳粟 首页>汉语词典 《纳粟》 词语纳粟 拼音nà sù注音ㄋㄚˋㄙㄨˋ 解释1.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 2.明清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更多:https://www.bmcx.com/,称纳粟。 其它“纳”字典“粟”字典
纳粟拼音版、注音及读音:文学家:白居易nà sù纳粟yǒu lì yè kòu mén,gāo shēng cuī nà sù。jiā rén bù dài xiǎo,chǎng shàng zhāng dēng zhú。有吏夜叩门,高声催纳粟。家人不待晓,场上张灯烛。 yáng bǒ jìng rú zhū,yī chē sān shí hú。yóu yōu nà ...
拼音 nà sù 怎么读 【纳粟】的意思和解释 【纳粟】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古代有捐纳粟米得官或入国子监,后改用银两,以迄清末。《宋史.卷四二九.道学传.朱子传》:「讫事,奉乞依格推赏纳粟人。」文章发到手机:微信QQ好友QQ空间新浪微博复制网址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一键分享...
这里的“内”字,就是“纳”的古字。在宋朝,胡继宗在《书言故事·卖爵》中进一步解释了“纳粟”的概念,指出这是一种购买官职的方式。明清时期,这一制度得到了延续,富家子弟可以通过捐纳财货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进而参加省城和京都的科举考试。这种制度最初出现在明朝景泰元年,当时正值边疆战事紧急,...
“纳粟奏名”这一术语,主要源自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在宋朝时期较为常见。下面是对其含义的详细解释: ### 一、定义 “纳粟奏名”,简而言之,是指通过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或其他财物),从而获得被举荐为官或获得某种官职资格的权力,并进而上报朝廷以获得正式任命的一种制度。这是一种以物质贡献换取政...
是非颠倒任凭来;风光尽是愁然景,韶景难捱白发催。民利随时供外应,众生连岁认轮回;奈何冷冽携春去,枉却天公常顾哀。往昔几多奇女子,几曾女子有胸肝?感时双目潸流下,怒起千言付管翰。自古不无文字狱,时今尤最笔诛难;我心常羡钓鳌客,《纳粟》听罢未忍弹。甲辰年十月二十五笔於德令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