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纳浪藏人守候百年的自然情怀 婉转的洮河水,静静的流淌在安多卓尼的东南部土地上,从纳浪村这个有300多户人的大寨子身后绕过,向古老的岷州大地奔赴而去。 “纳浪”为藏语音译词(有林有路的寨子),这里是觉乃藏族的聚居地,苯教和格鲁派的融合区,藏汉文化的碰撞区。这里有着肥沃平整的洮河河谷川地、温暖...
不管是科学还是迷信,但却是纳浪藏人守候了千百年的生活习俗,是纳浪藏人感恩自然、顺从自然、守护家园的心灵传承,是纳浪藏族能够紧紧传承的文化纽带,更是纳浪藏人紧紧扎根于这方土地的根基。
折什哨祈福调是流传于卓尼纳浪三格毛藏族地区的传统祈福调,主要配合纳浪玛尼调用于本地区藏族家庭的祈福以及村寨喜庆日子和宗教节日里的祈福纳吉。 折什哨祈福调形成年代无从考证,因为主要使用场合都是和纳浪呀哨祈福调(前文详细解说过)互相配合使用,加上语言的发音等推测是和呀哨祈福调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大致形成于...
呀哨祈福调是流传于卓尼三格毛藏区的传统祈福调,主要用于三格毛藏族的婚丧嫁娶以及喜庆日子里的祈福纳吉,在中老年人群中流传。在洮河南岸的卓尼纳浪村的压哨调受到当地苯苯、勒莫和格西的影响,成为了传承最为系统、完整和场合的正式性。 呀哨调中主席—赞普—土司降福运,说明了纳浪压哨调形成于赞普时代(唐代),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