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在纳流控通道中发出的散射光可以由暗场显微镜探测。暗场显微镜与常用的明场显微镜相对应,是一种特殊的显微镜。它利用倾斜照明样品,同时不接收从样品直射出的光信号而只接收从样品经过的散射光,因此成像背景较暗,可以大幅度提高成像对比度。暗场显微镜利用散射光成像的原...
本研究揭示了等离子体电子海绵在调节表面电荷离子输运动力学方面的关键作用,为提高纳流控渗透能量转换性能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课题组介绍 王琛,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中青年领军人才; 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硕士,2011年博...
《纳流控富集技术》是201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俊尧。 内容简介 《纳流控富集技术》主要介绍作者提出的电动纳流体富集机理及控制方法,该研究可用于描述纳米通道两端电动纳流体富集现象,探索纳米通道壁面电荷、尺寸、形状等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可以用来衡量电动离子富集倍率大小。《纳流控富集技术》共6章...
微纳流控是一种利用微观器件,对极小量操控、精准分离、高通量检测、快速反应等进行生物分析和处理的技术。下文将详细阐述微纳流控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一、微纳流控技术原理 微纳流控技术主要利用微观流道对液流进行精准控制,从而实现对单细胞、单分子进行操控和检测。其中被广泛应用的技术包括电泳、电...
《纳流控芯片的研制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是依托浙江大学,由何巧红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面上项目。项目摘要 在微流控芯片加工基础上,通过对刻蚀工艺、键合技术的改进,研究建立一整套简易、可靠、实用的玻璃一维纳流控芯片加工技术。以紫外光辐照和表面化学改性接枝技术为基础,研究建立高聚物纳流控通道加工、室温封接...
微-纳通道 微-纳通道 nanochannel:height50nm,width50um,length5.5um.microchannel:hight850nm,width50um.微-纳通道 微流控←difference→纳流控 1:面积与体积之比大大增加。对于常规尺度的物体,例如1立方米的体积,其表面积为6平方米,面积/体积之比为A/v=6m-1。将该物体分为边长为1微米的1018方个小立方体...
2023年8月26日,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流控技术分会成立大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洪渊教授、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王跃林教授、浙江大学方群教授、南京大学夏兴华教授、大连理工大会刘冲教授、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复旦大学刘宝红教授、南京...
《纳流控通道中生物分子与离子迁移特性的研究》是依托东北大学,由刘坤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文摘要 由于纳米尺寸与生物分子和德拜长度相当,纳流控技术具有许多尚未为人们所理解和应用的非凡特性。近年来,国际上许多知名学者对纳流控技术的流动和控制展开研究,并应用于分子过滤筛、离子交换膜、单分子探测...
【纳流控技术:基于微流体的光学“纳米混合器”】利用纳米颗粒和光的辐射压力创建“纳米混合器”,该纳米混合器可以改善通道中原本缓慢的扩散混合。研究人员的计算表明,纳米混合器可以在比在芯片实验室平台小一个数量级的尺度上运行。该系统不仅可以用于在更小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混合芯片上的试剂,而且还可以按大小对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