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号台风“纳沙”(强台风级)的中心于9月29日14时30分前后以强台风级别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0百帕。受其影响,海口全市中小学停课,铁路多次列车停运,美兰机场取消多个航班。另据消息,台风“纳沙”也严重影响到香港澳门,港交所全天休市...
南海台风桑卡洛克的消亡,源源不断充沛无比的西南季风在短期内可以直接或间接汇入纳沙的系统结构中,这样优越的水汽条件是极其利于一个台风的发展的。但不利之处仍然存在,一是垂直风切变。南高南侧的强烈东北风切使得系统的对流总是无法完全覆盖中心,从而出现第二象限为主的底层环流中心外露的情况。LLCC外露是不利于...
(1) 解释台风“纳沙”北部的外围大风区风力最强的原因。 (2) 简述冷锋对台风“纳沙”的影响。 (3) 分析台风期间南方多地发布火灾预警的原因。 01 【答案】 (1)北部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大;冷锋的偏北风与台风北侧的东北风叠加,风力增强;北侧大陆有冷高压,与台风的气压差大,风力大。 (2)改变移动路径;...
命名来源:台风“纳沙”的名字是由柬埔寨提供的,作为台风命名表中的一个名字循环使用。名字意义:“纳沙”在柬埔寨语中意为“渔夫”,代表了柬埔寨的文化特色。使用历史:“纳沙”一名在台风命名表中已多次使用,包括2005年第4号台风、2011年第17号强台风,以及2022年第20号台风。每次使用都代表了一个新...
强台风纳沙(英文:Severe Typhoon Nesat,国际编号:222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3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Neneng)是2022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0个被命名的风暴。“纳沙”一名来源于柬埔寨,意为渔夫,本次为该名称第四次使用。台风“纳沙”的前身是于2022年10月上旬在菲律宾以东形成的一个热带扰动,于10月...
台风纳沙是2005年第4号强台风,于5月30日在关岛东南偏南约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上形成,9日台风中心强度在日本以南海域逐渐减弱,10日强度减弱为热带风暴,11日在日本以东海域洋面上消失。台风“纳沙”是2005年的热带气旋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从生成到消失历经约12.5天 。命名由来 “纳沙”一名由柬埔寨提供,名字...
7月26日早晨8点30分的风场扫描显示,纳沙有明确的风场中心,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已达9级,是一个合格的热带风暴 当然,纳沙台风的路径不好分析。由于副高破碎,台风众多,纳沙的“领路人”实在太多。报台风最厉害的欧洲数值就一直指出,纳沙可能会被5号台风奥鹿拽出来,引向日本以东吃掉。欧洲数值对纳沙台风的集合分析...
(1)解释台风“纳沙”北部的外围大风区风力最强的原因。 (2)简述冷锋对台风“纳沙”的影响。 (3)分析台风期间南方多地发布火灾预警的原因。 答案与解析: 【答案】(1)北部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大;冷锋的偏北风与台风北侧的东北风叠加,风力增强;北侧大陆有冷高压,与台风的...
可知受南下冷锋的影响,台风移动路径发生改变,B项正确。根据材料“18日凌晨发展达到强台风级,19日开始迅速减弱并消亡”,结合图中“纳沙”移动路径,说明初期冷锋并没有减弱台风势力;后期,由于干冷空气的加入,使台风强度减弱并消亡;从整体来看,冷锋限制了台风的影响范围,使台风对陆地的影响减小,A、C、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