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楼土司是临安府属下最大的一家土司,彝族,司治建水县官厅,出自《临安府志》。唐属蒙氏管辖,名为茶甸,元置千户。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授普少为 纳楼茶甸副长官司,辖地号称“三江八里”注②。据《临安府志》记载:“其地东至黑江(李仙江)交趾(越南)界六百里,南至元江直隶州四百里,西至石屏州...
建水县城西南45公里的官厅镇,位于红河北岸的群山之中,是一个隐藏在山谷中的小平原。这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是滇南临安府九土司之首的纳楼茶甸副长官司所在地。纳楼土司曾经是一个地跨红河两岸,南部与安南接壤的“小朝廷”,其辖区直达今越南莱州附近,声威显赫,不可一世。《临安府志》记载:“其地东至黑江...
全国闻名的建水纳楼土司遗址 若套用现行行政级别大体划分,其中县级以上的土司有广西(今泸西县)土知府、弥勒土知州、阿迷(今开远市)土知州、石屏土知州、蒙自土知县、建水州阿邦土守备、石屏州土守备、纳楼茶甸长官司、安南(今越南)长官司...
纳楼司署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坡头乡回新小学西南100米处。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纳楼司署建于明代,是当地土司的官署所在地。它不仅是土司政治权力的象征,也是哈尼族和彝族文化交融的见证。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布局严谨,体现了古代官署建筑的庄重与...
纳楼土司衙门又称纳楼土司府、纳楼长官司署,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临安镇南40公里坡头乡,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明清时期世代统治红河两岸地区的纳楼茶甸副长官司 (彝族土司)的衙门。它雄踞红河北岸山腰上,地势险要,造型奇特。建筑占地面积2895平方米。
💪 🏆到了明朝,纳楼部更是被朝廷授予“纳楼茶甸世袭土副长官”的称号,成为临安府九大土司之首。他们统管“三江八里”,拥有建立武装、自征赋税的特权,甚至可以行使杀人不请旨的权力,成为了边疆地区的实际统治者。👑 🏛️走进他们的司署,那种“声威显赫、不可一世”的气势扑面而来。这就是赫赫土司时代的...
纳楼司署位于建水县城南五十公里的坡头乡回新村的制高点。这座建筑是古代赫赫有名的西南三大彝族土司之一,纳楼茶甸副长官司所在地,是云南保存较好的土司衙门。 唐宋之际(936年),纳楼部是帮助段氏建立大理国的三十七部之一,元代为纳楼茶甸千户,明朝廷于1382年授纳楼茶甸世袭长官副长官。 纳楼司境域辽阔,为临安...
纳楼部始祖阿宜纳楼,让纳楼部成为滇南大部落的部落王乌乌罗莫,第一个被朱元璋册封为大明临安府纳楼茶甸副长官司的吾则普少,他们都不能变成老虎,他凭什么变成老虎?始祖阿宜纳楼携带子民从滇池边逃避战乱,自然被纳楼子孙奉为始祖。乌乌罗莫吞并了塔甸部落与叶罗部落,让部落的子民免受吞并战争的祸害。到...
始建于民国年间,是纳楼茶甸彝族土司后裔普氏土舍的衙门之一。坐西朝东,中轴对称布局,规制严谨。大门上悬挂有“纳楼司署”匾额,前厅、正厅、后厅层层递进,厢房、耳房、书房左右对称,大小房舍合计有70余间。前院是接待府州官员的公务房,正厅为审理事物、举行重大典礼之地,后院是生活起居之所。建筑布局错落,疏密相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