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北京什刹海后海家的思念,这首词即在这个背景下写成。风雪交加夜,最幸福的莫过于一家人的团聚。可此时的纳兰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可谓是水到渠成。无论是“夜深千帐灯”的壮美,...
纳兰词在词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既继承了李煜、晏几道的抒情传统,又融入清代独特的文化气质。其悼亡词打破“诗庄词媚”界限,将私人化情感升华为普世性生命体验。现代研究显示,纳兰词中“愁”“泪”“梦”等高频意象的使用率达27.6%(据《纳兰词词频分析》),这种密集的情感符号系...
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北京什刹海后海家的思念,这首词即在这个背景下写成。 风雪交加夜,最幸福的莫过于一家人的团聚。可此时的纳兰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 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
这首《蝶恋花》,可说是纳兰词名篇中的名篇。若不加了解,偶偶读来,你可能只觉得这词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其实这词并非欢快如此,正相反着,这实是一首沉痛刻骨的悼亡词。这个中对逝去之幽情的沉重凝聚,实在与这欢快的音色无法匹配。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朝著名词人。其父...
【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应该是纳兰词中流传最广的了。这首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也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长相思 纳兰容若
本贴主要赏析满清第一词人纳兰容若的作品。这个一生为情所困,为情所伤的男子留下了太多清新婉约的词,也留下了太多的伤感。纳兰词穿越了三百年的光阴,向我们徐徐而来。如花瓣轻柔地点在水面,泛起涟漪,心也随之荡漾。在别人眼里纳兰容若是个幸运儿,因为他出身名门又才华横溢,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这样一...
关于纳兰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情感真挚,真实写照:纳兰词是对纳兰性德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其词作中蕴含着词人深厚的情感。通过词中的文字,读者可以感受到纳兰性德内心的喜怒哀乐,以及他对人生、爱情、友情的独特见解。意境深远,词中有画:纳兰词中的意境深远,往往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一...
纳兰性德三十一岁便与世长辞,留有三子四女。纳兰性德虽然生命短暂,但著作颇丰。而且,其词多是其鞍马扈从之余完成,笔力惊人。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其词现存348首,刊印为《侧帽》《饮水》集,后多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况周颐...
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代不详。春季里的某一天,风雨凄迷中,词人自怜又是一个人独处,怀念相思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这首词。【赏析】春雨总是惹人愁,这样的天气里,也怪不得纳兰写出这样的词句。“纤纤”两字转而描画春雨的形态,这两个字本是用来描画女子双手柔细之态的,这里描摹雨丝,倒也有种婉约雅致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