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信(?-前204年),秦时陇西成纪(今天水)人——一说汉安汉县(今西充县)人,秦汉之际汉王刘邦将领。纪信在秦朝末年加入刘邦的军队,担任将军,随同刘邦西进灭秦。汉王元年(前206年),护送刘邦参加鸿门宴。汉王三年(前204年),项羽围攻刘邦于荥阳,形势危急。纪信伪装成刘邦,假意出城投降楚军,以分散楚...
唐朝西充县令卢藏用在《吊纪信文》中说:“身既焚兮业既昌,楚歌绝兮汉道光……思将军兮,允忠且义……金石刻名兮千万岁,魂魄光烈兮为鬼雄。”明朝监察御史卢雍作《忠义之邦赞》镌刻于古道石壁上:“巴子旧封,安汉故地,屹为巨邦,号称忠义……大节精忠,皎如日月,邦若...
纪信,如皋西厢人,以忠勇著。明太祖吴元年从军,有功,擢遵化卫指挥使。年60岁而终,谥昭勇将军,归葬故里,在如皋西厢支家庄(今如城街道秀水路市残联附近),建有“明故昭勇将军纪公讳信之墓”,人们俗称其为“城隍坟”。人物生平 纪信,因辅佐明太祖开国有功,敕封为“忠佑伯”“永镇东皋”,成为如皋本...
纪信,生于战国末期,卒于前204年,是汉朝初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以其忠诚与勇气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得力助手,纪信不仅参与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如鸿门宴,还在抗秦斗争中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忠诚。然而,他的命运却因历史的波折而悲剧收场,最终被后人尊崇为城隍,成为地方信仰的一部分...
项羽强忍愤怒,他觉得纪信算得上忠义之士,于是劝说纪信投降,纪信严词拒绝,誓死不降。 项羽勃然大怒,命手下齐聚火把,“烧杀纪信。” 纪信“荥阳误楚,身殉汉皇”,被后世赞誉为“汉代孤忠”。 司马迁评价纪信:“当荥阳围急之时,纪信不忍汉王束手就擒,愿杀身代之,仁也;知楚人之无识,乃易服诳之,智也;乘汉王...
当然,后来得了天下的刘邦并没有忘记纪信的护驾之功,他命人在荥阳城西门外为纪信修建一座衣冠冢,以表彰他的忠义之举。纪公庙 再后来,到了唐朝时候,当地人修建纪公庙,以世代祭祀纪信。而纪公庙所在的村庄被冠以纪公庙村,纪信与有荣焉。据《文献统考》记载,纪公庙始建于唐玄宗天宝七年(公元748年,这时...
[8].纪信[汉朝历史人物] - 抖音百科 - baike.com [9].【西汉篇】一百一十二篇·太上皇所属·丰子弟·纪信侯·将军陈仓 - 知乎 [10].纪信:替刘邦赴死,换了千年美名,被郑州人称为守护神 - 网易 [11].《史记》上提到刘邦被项羽围,纪信为解围,装作刘邦出逃,吸引项羽追杀,如何理解为别人的富贵牺牲自己?
公元前209年,舍弃了荣华富贵的纪信,获得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2 杀贪官,分田地,在起义的队伍中一番浮浮沉沉跌跌撞撞后,纪信最后投奔到了刘邦麾下,作了刘邦的一名心腹大将。彼时的刘邦,早已不是当年的小小亭长了。他在陈胜吴广的起义大潮中,相时而动,招兵买马,聚贤纳良,很快便羽翼丰满,一时风头...
但是,刘邦舍得封赏、从谏如流、驾驭人才,尚不足以诠释纪信和韩信为何对他忠诚如此。我认为:刘邦发自内心尊重人才,才是使他俩死心塌地效忠的心理动因。纪信是在跑步护送刘邦从鸿门宴脱险的四名部将中,唯一名不见经传者(一说其先为秦县令,后追随刘邦)。樊哙与夏侯婴是刘邦的老部下兼心腹,靳强是率千余骑兵...
纪信不仅是刘邦的老乡,还是刘邦从小玩到大的弟兄,他有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特点,那就是长相酷似刘邦,而且身材也是如此。纪信的计划是:假扮成刘邦出城,吸引楚军的注意力,然后刘邦可趁机逃跑。此时出城无异于羊入虎口,为了能够救刘邦,纪信早已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就这样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个壮烈的英雄。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