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巴丁(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先后于1956年和197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两次获物理学奖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自1901年起到2021年止共颁发了116项,获奖者共222人次,其中巴丁获得过两次,所以总共有221人获得过该奖。再细分一下,116次颁奖中,47次只有...
约翰·巴丁(John )分别于1956年和1972年因晶体管及其相关效应的发明和BCS超导理论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约翰·巴丁、沃尔特·布拉顿和威廉·肖克利共同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贡献在于:1947年巴丁和布拉顿共同发明了第一个半导体三极管,一个月后,肖克利发明了PN结晶体管。 1972年:约翰·巴丁、列侬...
他于1956年与布拉顿和肖克利由于在半导体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并且发现了晶体管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又于1972年与库珀和施里弗因建立超导微观理论——BCS(巴丁一库珀一施里弗)理论而再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巴丁鲜明的性格特征、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科学风格是他能够做出这些巨大科学贡献的重要的内在决定性因素。 一、...
一、巴丁地生平 约翰·巴丁于年月日出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地麦迪逊市.父亲是威斯康星大学医学院地创始人、第一任院长和解剖学教授,母亲从事室内装饰生意,他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是父母五个孩子中地老二.p1Ean。 巴丁自幼便显示出超乎寻常地智慧,他是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孩子.巴丁于年在麦迪逊读小学,时年岁,可他很...
①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约翰•巴丁,本有跋扈自恣的资本,但一直低调;本有傲视群雄的业绩,但一直谦虚。②性格决定命运,优良的性格 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是事业成功的基石。③古语云:“地低成海,人低成王”。④确实,在低调的心态支配下,才能 而精益求精,才能 而行稳致远,才能 而方得始终。(...
约翰·巴丁(JohnBardeen,1908—1991),物理学界一个响亮的名字,迄今为止唯一在 同一领域中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他于1956年与布拉顿和肖克利由于在半导体研究 方面的突出贡献,并且发现了晶体管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又于1972年与库珀和施 里弗因建立超导微观理论——BCS(巴丁一库珀一施里弗)理论而再次获得诺贝尔...
他因晶体管的发明和超导微观理论—BCS理论的提出,分别于1956年和197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巴丁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除了在科学上取得的卓越成就之外,巴丁在工业企业发展战略,政府政策制定等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08年5月23日,巴丁出生于美国咸斯康星州...
约翰·巴丁 (John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美国物理学家(1956、1972年)因晶体管效应和超导的BCS理论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物经历 1908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市,1923年进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电机工程系学习,1928年取得学士学位,1929年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
利用这一现象,他们很快就研制出了一种新的半导体器件,这就是晶体管。从此,又大又笨又费电的电子管时代画上了句号,人们迎来了晶体管为元件的电子时代。这个成果一公布,立刻轰动了电子学界,巴丁等被称为电子技术革命的杰出代表。由于这一贡献,巴丁和肖克莱、布拉坦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