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麸杨(变种)属于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4-1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被微柔毛。产云南(东北至西北部)、贵州、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西藏;生长于海拔460-3000米的石灰山灌丛或密林中。红麸杨(变种)漆倍子(四川),倍子树(贵州),早倍子(湖北)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4-1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被...
别名: 无 药用部位 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 功能主治 ①《湖南药物志》:"治痢疾。" ②《贵州药植目录》:"涩肠。治痢疾,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红麸杨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秋季采挖。红麸杨用于涩肠。治痢疾,腹泻。 【药材名称】 中文名:红麸杨 拼音名: Hónɡ Fū Yánɡ 【药材来源】 红麸杨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 【红麸杨的采集】 秋季采挖。 【红麸杨的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7~12米。小枝被有短柔毛。
红麸杨和盐肤木在形态上有所不同。红麸杨的叶子通常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较多,形状为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而盐肤木的叶子则是双数羽状复叶,小叶数量相对较少,形状为卵形或椭圆形,边缘也有锯齿,但整体形态更为圆润。 二、生长环境的差异 红麸杨和盐肤木的生长环境也有所不同。红麸杨主要生长在...
红麸杨,又称红皮杨,是一种生长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落叶乔木。其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在治疗痢疾、腹泻方面有着显著疗效。 在《湖南药物志》中,红麸杨被记载为治疗痢疾的良药。其涩肠止泻的功效在民间流传甚广,许多患者通过使用红麸杨煎汤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倍子供药用。种子油可制肥皂、作润滑油,油饼是猪的良好饲料和肥料。木材可制家具及农具。 【红麸杨的功效介绍】: 红麸杨 (《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 【采集】秋季采挖。 ①《湖南药物志》:治痢疾。 ②《贵州药植目录》:涩肠。 治痢疾,腹泻。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红麸杨是一种在植物界具有特定特性的物种,根据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的记录,它具有一定的毒性。其毒性表现较为显著,当小鼠被腹腔注射树皮氯仿提取物,以200毫克每千克的剂量给予时,观察到小鼠活动明显减少。随着剂量的增加,小鼠会显示出共济失调的症状,最终因呼吸抑制而导致死亡。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甲醇提取...
红麸杨,以其独特的枝叶和树皮,具有多种实用价值。首先,红麸杨枝叶寄生的五倍子富含高达70%的鞣质,这种天然成分可用于提取栲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此外,树皮具有农药的功效,可以用于农业防治害虫。医疗上,五倍子被用于药用,具有一定的药疗作用。红麸杨的种子油则有多种用途,可以用于制造肥皂,作为...
红麸杨是漆树科盐麸木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植物;高4-1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被微柔毛。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3-6对,叶轴上部具狭翅,极稀不明显;叶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5-12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叶背疏被微柔毛或仅脉上被毛,侧脉较密,约20对,不达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