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新月蕨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止血功效的中药。以下是其详细介绍:中药名称:红色新月蕨。类别:属于清热解毒药和祛瘀止血药。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红色新月蕨的根茎。药用部位:主要为根茎。资源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以及福建、广东、广西、西藏等地。生态环境:通常生长在海拔4001000m的林...
每天学习两种植物,红色新月蕨和山乌桕 红色新月蕨,草药,药用根茎,味苦性寒。【功效】清热解毒;祛瘀止血。【主治】疔疮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红色新月蕨 Pronephrium lakhimpurnense (Ros.) Holtt. 金星蕨科。植株高100-150cm。根茎长而横生,顶部疏被早落的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粗壮,长50-70cm,禾...
红色新月蕨 红色新月蕨用于清热解毒;祛瘀止血。主治疔疮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拼音名】Hónɡ Sè Xīn Yuè Jué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红色新月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nephrium lakhimpurense(Ros.)Holtt.[Dryopteris lakhimpurensis Ros.;Abacopteris rubra(Ching)Ching] 采收和储藏...
药材名称红色新月蕨 拼音Hónɡ Sè Xīn Yuè Jué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红色新月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nephrium lakhimpurense(Ros.)Holtt.[Dryopteris lakhimpurensis Ros.;Abacopteris rubra(Ching)Ch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中药名称【药名】红色新月蕨 【类别】清热解毒药;祛瘀止血药 【拼音】hóng sè xīn yuè jué 中药基源【科属】金星蕨科 红色新月蕨 【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红色新月蕨的根茎。【药用部位】根茎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广东、广西、西藏等地。【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000m的林下或沟...
红色新月蕨 摘要: 拼音Hónɡ Sè Xīn Yuè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红色新月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nephrium lakhimpurense(Ros.)Holtt.[Dryopteris lakhimpurensis Ros.;Abacopteris rubra(Ching)Ching ... 拼音Hónɡ Sè Xīn Yuè Jué...
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红色新月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nephrium lakhimpurense(Ros.)Holtt.[Dryopteris lakhimpurensis Ros.;Abacopteris rubra(Ching)Ch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100-150cm。根茎长而横生,顶部疏被早落的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粗壮,长50-70cm,...
红色新月蕨是一种植株高大的植物,可达到1.5米以上。其根状茎长而横走,直径约2毫米。叶片远生,叶柄长80-90厘米,粗7-8毫米,基部偶有鳞片,呈深禾秆色。叶片长60-85厘米,形态为长圆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渐尖头,奇数一回羽状,侧生羽片8-12对,近斜展,互生,中部以下的有长约2毫米的柄...
QQ阅读提供华南常见植物识别图鉴,37 红色新月蕨在线阅读服务,想看华南常见植物识别图鉴最新章节,欢迎关注QQ阅读华南常见植物识别图鉴频道,第一时间阅读华南常见植物识别图鉴最新章节!
红色新月蕨 Pronephrium 红色新月蕨,草药,药用根茎,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解毒;祛瘀止血。 【主治】疔疮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红色新月蕨 Pronephrium lakhimpurnense (Ros.) Holtt. 金星蕨科。 植株高100-150cm。根茎长而横生,顶部疏被早落的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粗壮,长50-70cm,禾秆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