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鲳鱼是脂鲤科、巨脂鲤属中大型淡水鱼类,学名短盖巨脂鲤,别称淡水白鲳、红腹白鲳等,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1982年引入我国台湾省,1985年经香港引入广东省,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红鲳鱼是什么鱼吧! 一、鱼种论述 红鲳鱼是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种,学名短盖巨脂鲤,别称淡水白鲳、红腹白鲳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
一、红腹白鳍的基本特征 红腹白鳍鱼苗,顾名思义,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腹部呈现出鲜艳的红色,而鳍条则是洁白无瑕。这种色彩搭配使得红腹白鳍在水中游动时显得格外醒目,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此外,红腹白鳍的体型匀称,姿态优雅,更增添了几分观赏价值。 二、红腹白鳍的生活习性 红腹白鳍属于热带淡水鱼...
红腹白灯蛾在中国东部地区每年会经历两次生命周期,即春季和秋季。春季的一代幼虫,通常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出现,数量相对较少。成虫在这个时期开始羽化,主要活动在7月到8月。而秋季的二代幼虫期主要在8月至9月,数量大增,对作物造成严重损害。成虫具有趋光性,它们通常将卵成块产在叶片的背面,排列...
红腹白灯蛾的幼虫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也可为害玉米的雌穗,棉花的花、蕾等。对作物的产量影响较大。 可采用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防治。#百家新收益#
防治红腹白灯蛾的有效手段之一是通过使用黑光灯诱捕成虫。这种方法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将其吸引到黑光灯附近,从而实现捕杀的目的。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尤其适用于在夜间活动频繁的成虫阶段。对于药物防治,红腹白灯蛾常与其他鳞翅目害虫如菜青虫和菜蛾共存于十字花科蔬菜上。在进行蔬菜上的常规杀虫剂喷洒时,...
常见昆虫识别歌诀:人纹污灯蛾(红腹白灯蛾) 人纹污灯蛾 (成虫) 人纹污灯蛾,体翅多白色,两翅合拢时,“人”字翅上着,红色腹背上,黑点可观摩。 人纹污灯蛾属于鳞翅目灯蛾科昆虫,其成虫体长约20mm,翅展45~55mm。体、翅白色,腹部背面除基节与端节外皆红色,又称红腹白灯蛾,腹背面、侧面具黑点列。前翅外缘至...
红腹白灯蛾称虫(图2)中国东部地区年生2代,老熟幼虫 在地表落叶或浅土中吐丝粘合体毛做茧,以蛹越冬。翌春5月开始羽化,第一代幼虫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发生量不大,成虫于7~8月羽化;第二代幼虫期为8~9月,发生量较大,为害严重。成虫有趋光性,卵成块产于叶背,单层排列成行,每块数十粒至一、二百粒。初...
背红腹白的小鸟是北红尾鸲。北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auroreus)(běihóngwěiqú):是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黑色。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其余...
食性:红腹锦鸡的饮食习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包括农作物种子、草籽、竹笋等,并兼食昆虫。繁殖行为:繁殖季节通常从4月下旬开始,雌鸟每窝产卵5~9枚,卵色浅黄褐色或乳白色,无明显斑点,由雌雄共同孵化,孵化期约21天。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外形特征:雄性白腹锦鸡体型较大,体长可达113~145...
长毛虫(红腹白灯蛾)Spilarctia subcarnea (Walker)的相关信息如下:一、基本特征 体长:老熟幼虫体长46-55毫米。头部:头较小,颜色为黑色。体色:体呈黄褐色,密被棕黄色长毛。斑点:中胸及腹部第1腹节背面各有横列的黑点4个,第7-9腹节背面各有黑色毛瘤1对。足的颜色:胸足、腹足均为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