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背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erythronotus)是鹟科、红尾鸲属小型鸟类,体长14-17厘米。雄鸟前额、头顶至后颈灰色或浅蓝灰色,背、腰、尾上覆羽和下体棕红或锈红色,两翅黑褐色,翅上有大块白斑极为醒目,眼和眼以下脸颊有一大块黑斑,向后经耳羽、颈侧一直延伸到翅端,特征极为明显,野外不难识别。雌鸟野外...
蜂种介绍之红背蜂 红背蜂,因其工蜂的胸背部为红色而得名。红背蜂的蜂王是当真毫无特别之处,无法通过蜂王形态去判断它是否带有“红背”基因,只能等到蜂王产子且有成蜂羽化出房后观察它们的背部,如果工蜂的胸背为红色,才能确定这是红背蜂。 目前详细说到红背蜂来历的长文章有两篇,一篇刊于2019年的《中国蜂业...
“红背”(Red B..“红背”(Red Back),亦或称“宽纹阿兹特克”(Widestriped Aztec),选育自原始的连纹突变“拉链”(Zigzag)。连纹突变在玉米蛇中有些较强的遗传性,虽然很久之前国外有繁育者产
红背三七全草入药,味甘苦,性温。有小毒。能破血,祛瘀,散血,消肿。通治五劳七伤,跌打损伤。生用破血,炙用补血。有新闻记载有数例服用菊三七致肝损伤的报道,故内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其性活血,孕妇忌服。《梧州地区中草药》一书对红背三七的介绍,书中验方仅供参考。菊三七Gynura japonica (Thunb....
红背伯劳(学名:Lanius collurio)是伯劳科、伯劳属鸟类。体长18-20厘米。头顶至后颈灰色,背红褐色或栗色,飞羽褐色,前额基部和贯眼纹黑色。尾黑色,外侧尾羽基部和下体白色,胸和两胁粉葡萄红色。虹膜褐色,嘴黑褐或黑色,脚铅灰色或黑色。红背伯劳主要栖息于较为开阔的疏林、林缘、林间空地、河边树丛和灌丛中...
红背鵟雕体长56厘米,翼展110-120厘米,体重950克。属大型鹰类,翅膀和腿比较长,尾巴中等,它们的外形轮廓非常类似于鵟亚科的其他成员。这个物种是多态形的,它们的羽毛至少呈现2种色态。通常羽毛鲜艳的种群占主导地位,而羽色深暗的则相对较少。背部的红色羽毛与性别有关。因此雄性和雌性通常但不总是二态性的。雄性...
红背桂扦插选择 选取1-2年生的健壮无病的枝条,留下顶端2-3片叶,除去下部叶片,将其剪成长度约10厘米的插穗。下部的切口可以用萘乙酸溶液进行浸泡,约5分钟,再扦插。 红背桂扦插准备 扦插的时候,选择背阳的地方,挖一个长圆形的坑,大约长12米,宽1.2米,深70厘米。再挖来些蓄粪,约0.4米,上面可以展一层20厘...
红背桂喜欢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要求排水性良好。 一、养护方法 1、温度:红背桂的耐寒性质不是很高,冬季的时候需要注意保暖,正常生长的温度是在15℃~25℃之间,冬季也需要将温度保持在十五度以上,如果低于五度的话很容易就会冻伤。 2、浇水:红背桂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土壤不能太干燥,一般需要每隔七天到十天就浇水...
红背椒草的生长习性:首先红背椒草对光照需求不高,平常放在光线明亮的散光处养护就可以了,不用像景天科多肉一样一直放在室外露养。而红背椒草的这一特点跟十二卷属的玉露是非常相似的,故而养护环境光照不足和无法露养的肉友可以考虑入手一棵红背椒草来养,相信它不会让你失望。散光处养护的红背椒草 其次红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