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罗村 红罗村位于304国道旁,交通便利,在2008年由原红庙村和原罗林岗村合并而成。总户数252户,总人口1569人,辖14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300亩,山林面积6629亩,其中毛竹山5143亩,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为5762元。村民勤劳致富,盛产毛竹等林产品。
近年来,随着深汕特别合作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红罗村成为深汕“五光十色”乡村振兴示范带重要节点和农村综合性改革的试点村之一,红色山村展新颜,如今红罗村已然焕然一新,早早完成了“三线”整治、雨污分流、外立面改造等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目标,崭新的红罗党群服务中心也随之落成,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这栋三层的...
红罗村居民点历经两次搬迁,在历史变迁过程中,红罗畲族传统建筑形态及特色生活空间场所逐渐缺失,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内涵可识别性较弱,通过村民访谈、文献资料查阅、国内案例研究等多种途径,深入分析研究红罗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挖掘山地狩猎文化、凤凰...
东南边陲,群山深处,红罗村遗世独立,屋舍俨然、依山傍水,仿若“世外桃源”,她是汕尾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唯一的一所少数民族聚集村,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与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 在这青山脚下、绿水身旁,一副生态长卷缓缓展开。2024年7月16日至25日,哈工大(深圳)理学院的“工行畲乡,荔见红罗”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来...
在广东省海丰县鹅埠镇南麓约7公里处,隐藏着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畲族古村落——红罗村。这个村落现有27户人家,居民190多人,曾被称为山仔瑶,以蓝姓为主,雷、黎两姓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从惠阳山区迁入的。尽管通用汉字,但村民之间更倾向于使用本民族语言——畲语进行交流,对外他们能理解福佬、客家...
位于304国道附近的红罗村,地理位置优越,得益于便捷的交通条件。它是由2008年原红庙村和罗林岗村的合并而崭新的村落。村里共有252户人家,1569位居民居住,由14个自然村和14个村民小组组成。这里的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达1300亩,其中山林面积占比较大,总计6629亩,其中毛竹山更是达到了5143亩。村民们...
据了解,数百年前红罗村民的祖先从河南南迁到福建及广东潮州、惠东、增城一带,后定居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罗裙山上,以打猎、采草药为生。红罗村村民主要以蓝姓和雷姓为主,畲族人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字,但有本民族语言——畲语。现在的红罗村离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心位置不过10多分钟车程。而以前的红罗村老村深藏...
为认真落实深汕关工委结对共建座谈会精神,5月24日,罗湖区关工委班子成员、区企业关工委主任及三家企业关工委主任等一行,前往结对共建单位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红罗畲族村关工委进行学习交流,共商推进结对共建工作。 此次活动得到了深汕特别合作区关工委、...
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红罗畲族村以前坑洼的土路修整成水泥路,文化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广场相继落成,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年底完工的黎头山畲族村居步道,更是引来不少游客。红罗村入选了 深汕乡村振兴首批示范村,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蓝金莲夫妻俩除养蜂外,还在山里种植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