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义窑红绿彩瓷器 诞生于宋代 繁荣于金代 这是在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红绿彩村的八义窑红绿彩博物馆收藏的红绿彩仕女图纹折沿盘(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因其创造性地把 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 开创了二次烧制工艺 使中国瓷器走上 绚丽多彩的发展之路 成为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大突破”这是在...
红绿彩是在高温白釉或白地黑花瓷烧成后,在白釉上用红、绿、黄等彩勾画出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因此也常称为“宋加彩”或“金加彩”。红绿彩瓷器物上常以白釉为主要底色,以洁白的釉色和大面积的红彩相配合。红绿彩瓷的色彩主色是红、绿、黄三色,但每种彩又有深浅不同的色阶。红彩是以铁...
红绿彩描绿点红,鲜艳夺目,多装饰于碗、盘、杯、瓶及瓷塑和玩偶上。考古发现红绿彩窑场遍及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其中邯郸市磁州窑的观台窑、彭城窑和河南的段店窑、当阳峪窑等都有生产。金代红绿彩瓷器的兴盛,是在中国北方政局稳定、商品经济繁荣、市井文化发达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豪放粗犷、崇真尚实...
从胎釉上看,山西地区的红绿彩瓷器,在施釉前全部挂以白色化妆土,胎色以土黄色为主,灰色胎次之,还有少量黄灰色胎,釉色是白中泛黄。河北地区的红绿彩瓷器,也是在施釉前全部挂以白色化妆土,墓葬和窖藏出土的瓷塑和佛像,其胎色以白黄色(白胎微泛黄色)为主,白釉光润洁净。金代白釉红绿彩碗 鲁山县段店窑...
红彩一般为正红色或称枣红色。绿彩则有翠绿、墨绿、褐绿和浅翠绿等不同呈色,这是在配制彩时控制呈色物质而有意造成的。黄色则有浅黄、明黄和金黄等色。红绿彩瓷常与釉下棕褐彩和黑彩相配合,是宋元时期瓷器装饰艺术中的特点。红绿彩瓷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其研究历来受到重视。产品类型 红绿彩瓷...
德州窑红绿彩瓷器以红彩、绿彩为主,大红大绿,对比强烈,极具特色,生动地体现了崇尚高雅、温柔内敛的中原文化与粗犷豪放、清新质朴的草原文化的碰撞、融合。作为大运河文化的产物,德州窑红绿彩是我国古代瓷器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见证者。德州窑始于北宋,盛于金代,没于明初。明初,运河...
红绿彩是在高温白釉瓷烧成后,在白釉上用红、绿、黄等彩勾画出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因该类瓷器主要存在于宋、金时期,因此也常称为“宋加彩”或“金加彩”。 红绿彩瓷器在平顶山地区出现的文化背景:平顶山市所在区域在北宋灭亡之后,经过金国傀儡刘豫政权短暂统治,约在公元1135年前后正式纳入金国版图...
所以笔者认为,将目前所谓的元青花的器物与红绿彩瓷器进行系统研究,完全有必要重新考虑这些均是明前期之作。(八)壶 红绿彩壶类标本最为少见。传世品没有相关资料,标本目前仅见一例,系南京地区采集。高颈、阔口、厚唇、溜肩、圆腹、壶口下有对称两系,后有一曲柄、流短且上翘弯曲,已具明初风格。此标本较...
【故宫博物院藏红绿彩瓷器赏析】故宫博物院金元时期的红绿彩瓷器,主要来自窑址采集的标本和收购的完整器,以碗、缸、雕塑品为主。红绿彩往往将白釉充当底色,颜色重点是红、绿和黄色,红绿彩色彩相对明亮,在装饰图案的设计上用笔自由、洒脱,具备一定的民族特征,是民间文化的产物,彰显出大众的审美情趣。金代红绿彩有纪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