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绵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四三。主治小儿伤风伤寒,麻痘身热,发搐,疑是痘证。组成 天麻(炮)、荆芥穗各三钱,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二分,全蝎七个。用法用量 上为末。薄荷三叶,紫草三寸,酒三五滴,同水煎,热服。主治 小儿伤风伤寒,麻痘身热,发搐,疑是痘证。附注 如痘未出,再进...
词典 红绵散 红绵散的意思 词典释义 hóngmiánsàn 红绵散简体 红绵散 繁体 紅綿散 拼音 hóng mián sàn 注音ㄏㄨㄥˊㄇㄧㄢˊㄙㄢˋ 红绵散的意思 红绵散 [hóng mián sàn] 1. 是一种药名,主治小儿急、慢惊风,痫疾,吐泻不定。
名称: 红绵散 处方: 全蝎5个(去毒),麻黄2钱(去节),僵蚕(炒,去嘴)2钱,川芎2钱,白芷2钱,天麻2钱,甘草1钱,苏木1钱,桔梗2钱(一方有防风、羌活、白附子、蝉退、茯苓、藿香、随加减)。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退热化痰。主伤风咳嗽,鼻塞流涕;亦治乳嗽。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用绵包裹。煎服。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红绵散 药方名称红绵散 别名红棉散 处方柳絮1两,麋角(镑,煮过,焙)半两,海蛤(红者)半两,丹砂(研)半两,紫石英(研)半两,龙脑1两,白石英半两,凝水石(研)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牙齿宣露疼痛,并齿浮动。 用法用量红棉散(《普济方》卷六十九)。《普济方》有麝、丹参,无麋...
红绵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家宝》。主治小儿单伤寒及夹惊伤寒。组成 麻黄(去节,焙)、全蝎(炒)、甘草(炙)、大黄(湿纸裹,炮令熟,切,焙)、白附子、苏木(炒)、天麻(生)各一钱。用法用量 上为末,婴儿一字,二三岁半钱,四五岁一钱,水一药注或半银盏,绵胭脂鲨子同煎十数沸,...
红绵散,中医方剂名。出自《袖珍小儿方》卷四。具有退热化痰之功效。主治伤风咳嗽,鼻塞流涕,亦治乳吹。方剂组成 全蝎(去毒)五个,麻黄(去节)、僵蚕(炒,去嘴)、川芎、白芷、天麻各二钱,甘草一钱,苏木一钱,桔梗二钱。用法用量 上锉散,每服二钱,用绵包裹。煎服。主要功用 退热化痰。功能主治 伤风咳嗽...
红绵散--《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别名】红棉散 【处方】柳絮1两,麋角(镑,煮过,焙)半两,海蛤(红者)半两,丹砂(研)半两,紫石英(研)半两,龙脑1两,白石英半两,凝水石(研)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牙齿宣露疼痛,并齿浮动。
红绵散 首页>汉语词典 《红绵散》 词语红绵散 拼音hóng mián sàn注音ㄏㄨㄥˊㄇㄧㄢˊㄙㄢˋ 解释是一种药名,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更多:https://www.bmcx.com/,痫疾,吐泻不定。 其它“红”字典“绵”字典“散”字典
红绵散 一名天麻散。治伤寒及痘疹 天麻荆芥(各一分)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二钱) 全蝎(七个,全者) 上为末令匀,每服一钱,水半盏,薄荷二三叶,酒四五滴,煎二三沸,带热服之。如疹子未出,再进一服。相次又进一服,若是伤风,服亦不妨。此药大抵为解表之药也。治身有大热,面赤气粗无汗者,为表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