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骨髓细胞的1个系列。可分为原红细胞,占骨髓细胞数的0.5~4%;早幼红细胞占1~5%;中幼红细胞占12~20%;晚幼红细胞占6~10%。此系列细胞的改变在诊断某些血液疾病有重要意义。系统形态 (1)原始红细胞:胞体直径15~20μ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钝角状或瘤状突起。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约...
🌿 早幼红细胞: 形态:嗜碱性 染色:蓝色,稍透明 结构:核仁模糊或消失,质变粗密,核居中心🍂 中幼红细胞: 形态:多色性 染色:核渐缩小,无核仁 结构:浆色由灰蓝转灰红,质似碎墨龟背形🍁 晚幼红细胞: 形态:小,易辨认 特点:核质集聚如炭核,去核后为成熟型🌟 成熟红细胞: 形态:正常型,中凹边厚似圆...
答:通常发生在脾脏和肝脏,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导致血管外溶血,常形成球形红细胞,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不常见,多呈亚急性或潜伏发作,造成中度至重度贫血。 3.骨髓前体细胞怎么和有核红细胞区分? 答:骨髓前提细胞直径一般在30微米,是红细胞直径的五倍,远远大于有核红细胞。骨髓前体细胞胞质少呈不均匀蓝色。 八、精...
细胞核染色质构造纤细,被染成微小颗粒状核仁有2~3个或更多,其特征是比起周围来略带蓝色被染得比较深(在原粒细胞中则比周围染得浅)。 原始红细胞:正常值<1%,增高多见于急性红血病和急性红白血病。 图1 原始红细胞 二、早幼红细胞 由原始红细胞进一步分化的细...
红细胞系统,简称红系,涵盖了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以及成熟的红细胞。在红细胞的有核阶段,其形态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首先,胞体形态逐渐从圆形或类圆形变为成熟红细胞的双凹圆盘状。原始红细胞及早幼红细胞阶段,胞体上可见明显的瘤状突起。其次,胞核也经历着显著变化,从圆形居中...
卡波环为一种紫红色细环状结构,有时绕成8字形,存在于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及点彩红细胞中。卡波环现认为系脂蛋白变性所致。特殊形态有双卡波环,三环比较少见。常见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特殊形态的卡波环多见于恶性血液病,如红血病和红白血病。
解析:红系发育的主要特征为细胞核和胞质的改变,红系胞质中始终没有颗粒。从原始到晚幼红,染色质变化为粗颗粒状~聚集成块一固缩成炭核样,胞质变化为深蓝色一嗜多色性一红色。早幼红细胞胞核染色质浓集呈粗颗粒状,胞质略增多,呈不透明蓝色或深蓝色。中幼红细胞胞核染色质聚集成块状,胞质含量丰富,染色呈嗜多...
红细胞系的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以下是不同阶段的红细胞特征:1️⃣ 原始红细胞:细胞边缘常有伪足,细胞质呈油墨色蓝(不透明),无颗粒,有明显核仁,核染色质为紫红色粗颗粒。2️⃣ 早幼红细胞:与原始红细胞相比,核仁变得模糊或消失,其他特征相似。3...
【答案】:①原始红细胞(pronormoblast):15~20μm,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常呈钝角状或瘤状突起,核呈圆形,居中或偏位,约占细胞体的4/5左右,核染色质呈颗粒状较原粒细胞粗而密集,核仁1~3个不等,且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呈浅蓝色或暗蓝色;胞浆量少,染深蓝色、不透明,有油画蓝感,无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