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的红三村看起来和华北其他村落没什么两样,但在抗日根据地的版图上,这里早就被画上了重点标记。村里三面围着大水坑的地形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着抵御外敌的智慧——夏季存水保障生活,冬季结冰形成天然屏障。更重要是村内设有八路军的被服厂,1943年入秋前赶制出的两万套棉衣,原本要供给三个主力部队过冬使用。
曹县韩集镇刘岗村“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前游人如织。走进“红三村”保卫战纪念馆,室内陈列着当年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军民使用过的部分装备,墙上悬挂的是反映“红三村”保卫战经过的图片。刘岗村义务讲解员刘宪忠正深情地为大家讲解。 刘岗村成为曹县乃至鲁西南革命的中心始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 年10月,日军侵占曹县城...
红三村惨案,是日军侵华暴行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见证。幸存的村民,并没有被这场灾难击垮,他们互相帮助,重建家园。村东头的王家地窖变成了临时医院,李家媳妇把陪嫁的棉被撕成布条做绷带,瞎眼刘婆用鼻子闻出三个装死的乡亲…… 这些细节,展现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坚强和韧性。▶历史不容篡改 如...
日军看着村民都站在齐腰深的水里,不少日军还在说现在水坑变成了水牢,日军这一次偷袭红三村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知道八路军的情报。红三村经常为八路军提供物资,因此日军这次来就是为了报复,日军为了逼供,将一些村民抓出来,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杀害,希望能够震慑住村民们。有一个村民被日军从水坑中拉了出来,日军...
红三村位于曹县韩集镇,包括刘岗、伊庄和曹楼三个村庄,呈品字形排列。这里是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首府和中心,被誉为“小延安”。日军对红三村非常重视,在作战地图上用红笔圈出三村,并写了一个大大的“赤”字,因此得名“红三村”。早在1935年,地下党员就在这一带活动,随后组建了抗日武装大队。在党的领导下,配...
祝桥镇红三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原则,深入基层,全力夯实微网格治理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切实为村民打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织密“一张网” 构建基层微网格化治理体系 红三村积极整合各类资源,不断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全力打造多网合一、集成治理且突出...
“红三村”名字的来历 山东曹县城西北30 公里处,有3 个村庄,名叫刘岗、曹楼、伊庄,三村相距不过两公里,形状像个“品”字,三个村合计1500 户人家。中共党组织宣传发动群众,村民积极支持抗日斗争。根据地蓬勃发展。 抗战时期,这里是中共鲁西南地委机关所在地。地委在这里领导当地人民,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和国民...
潘海霞 - 红三村 (伴奏)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民生冷暖最为关情。火车站街道红三村社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新实施“网格联动+党员先锋”工作机制,组织网格员与党员志愿者联合开展暖气分户改造入户行动,用“铁脚板”丈量民生温度,以“...
红三村位于曹县韩集镇,包括刘岗、曹楼、伊庄三村,是抗日战争时期鲁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被誉为“小延安”。1940年9月,八路军主力北上,留下了鲁西南地委机关和150多名地方游击队继续坚持斗争。国民党地方武装趁机猖獗起来,纠集了8000人反动武装,对以安陵集为中心的鲁西南根据地大举进攻。在敌人的包围和进攻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