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窑遗址是五代至南宋时期瓷窑遗址,繁昌窑初烧于五代,北宋中期开始衰落,延续至南宋初年。窑址由柯家冲窑、姚冲窑、半边街窑、骆冲窑等组成。其中,柯家冲窑规模最大,窑址分布最为集中,是繁昌窑的主要生产区域,具有代表性。据文物部门调查,柯家冲窑址范围内现存龙窑20余座,窑址分布面积约50万平方米。1981...
这件繁昌窑青白瓷刻花果形盒,通高3厘米,外口径9厘米,底径4厘米,小巧而精致。盒身施以青白釉,色调中泛着淡淡的灰意,更添几分古朴韵味。其盖顶置有一蒂形纽,盖面以浅浮雕技艺雕刻出覆莲瓣纹,与盒身浅浮雕刻的仰莲瓣纹相映成趣。母口与子口的设计巧妙相合,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这件粉盒以莲花...
繁昌窑位于皖南北部,长江之畔的安徽省繁昌县境内,属青白瓷窑系,是古代宣州瓷的重要集散地。 繁昌窑遗址分布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城南郊和西郊的丘陵地带 ,是一处专烧青白瓷的大型古窑址群。 繁昌窑遗址位置及主要密址分布示意图 繁昌窑遗址是五代至南宋时...
繁昌窑创烧于五代,兴于唐宋,是以烧制青白瓷为主的民窑,曾为南唐宫廷烧制贡瓷,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所呈现的陶瓷均出自繁昌窑。 1995年全国古陶瓷学术年会在繁昌召开,百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云集古窑口,实地考察,给予极高评价,从此统称其“繁昌窑”,繁昌窑青白瓷早于景德镇近三百年,在我国陶瓷发展史...
繁昌窑遗址分布于芜湖市繁昌区南郊、西郊,是五代—北宋时期的大型瓷窑遗址。 繁昌窑是中国古代最早烧制青白瓷的窑场之一,其创造性地在瓷土中添加高岭土,使用“二元配方”工艺,比景德镇于元代使用这一工艺早300多年,使繁昌窑成为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之一,对研究我国青白瓷起源和烧...
繁昌窑: 在今安徽繁昌,故名。始烧于宋代,五十年代在繁昌柯家冲发现青白瓷窑址十一处,繁昌窑瓷器 七十年代后期又续有发现。胎较薄,釉光润,无纹饰者多。安徽合肥、桐城、铜陵、枞阳及宿松等地宋墓出土的青白瓷,有的来自景德镇,有的为繁昌窑产品。 词条标签 中华名窑 中国历代名窑 中国古窑 瓷器 窑口 为您...
繁昌窑遗址分布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城南郊和西郊的丘陵地带 ,是一处专烧青白瓷的大型古窑址群。繁昌窑初烧于五代,北宋中期开始衰落,延续至南宋初年。 北宋·繁昌窑青白釉莲瓣纹炉 《瓷史》 :宣州瓷器,为南唐国所造,以为供奉之物者。南唐后主尤好珍玩。
繁昌窑遗址位于繁昌城区南郊和西郊丘陵地带,是一处专烧青白瓷的大型古窑址群,具有千年历史。该遗址群于1981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区委区政府将这座千年窑址再赋新能,全力推进遗址公园创建工作攻坚。
近日,繁昌窑产品现身江苏东台缪杭遗址。这是继江苏连云港、东台北海村、张家港黄泗浦遗址之后,又一次在江苏沿海地区发现繁昌窑产品的“身影”。 缪杭遗址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东台梁垛镇,为一处距今1000年左右的晚唐至五代制盐遗存。2023年,遗址经考古发掘出土有陶器、瓷器等遗物400余件,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