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我五月间相约穿越太行山,羊肠小道上车花催人困乏却不言苦。来到北都太原之地岁月久长,为您的贵信义轻黄金深受感动。豪华之筵青玉盘上盛放琼杯美食,使我既醉且饱暂无归心。时常出游来到城西弯曲之路,晋祠之旁流水长淌如同穆玉...
道教尊其为“全真南宗始祖”号为“紫阳真人。”紫阳真人主张“性命双修、先命后性”的修炼方法,并撰有《悟真篇》《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丹四百字》等著作。其中,《悟真篇》更被后人将其与汉代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并称为“丹经王”。紫阳真人的内丹学对后世道教产生过巨大影响,成为了全真南宗之代表。...
出自:[唐代]李白所作《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拼音:zǐ yáng zhī zhēn rén , 诗句:紫阳之真人, 繁体:紫陽之真人, 上一句:汉东太守来相迎。 下一句:邀我吹玉笙。 翻译:汉东太守亲来相迎《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原文[唐代] 李白 ... 不忍别,还相随,相随迢迢访仙城。 三十六曲水回萦2,一溪初入千花明...
“紫阳之真人”出自唐代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紫阳之真人”全诗《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唐代 李白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不忍别,还相随。相随迢迢访...
从道家历史看,自从钟吕丹法成为道家的显学以后,历代修炼内丹者皆主张“性命双修”,无论是北宗王重阳的丹法,主张先性后命,三分命理,七分性学;还是南宗张伯端的丹法主张先命后性,以命功筑基,以性功成道,都不离性命双修之旨。 修命之学以术...
因此,在选拔弟子时必须严格考察其德行和品行是否端正正直等品德是否具备诚信等品质是否良好等条件是否满足这样才能够确保所传之人真正能够传承和弘扬道法光大本门。这里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北宋时期的道人张伯端,被誉为“紫阳真人”。他在成都潜心修炼,终于感动了真人,传授给他金丹药物火候之诀。然而,他在《悟真...
紫阳真人像介绍:张伯端,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仙人,人称“悟真先生”,又尊为“紫阳真人”。“紫阳真人”塑像坐落在文笔峰山休闲公园“真人诚信广场”内,是广场的标志性建筑。塑像通高15.12米,寓意紫阳县公元1512年置县。铜像高6.6米,石刻基座3.3米,共9.9米,寓意道教及东方哲学之“九九归一”,同时也象征张伯端在此修道...
真人继续道:"突破元神三关,需'守一',就是守住本心,不为外物所动;需'抱元',就是保持天真本性,不染尘埃;需'返朴',就是回归自然纯朴,不加雕饰。"李玄机若有所思地点头。紫阳真人进一步解释:"至于识神九道,则需以反向之法对治。贪,以知足对治;嗔,以忍耐对治;痴,以明智对治;傲,以谦逊对治...
张伯端(989—1082)字平叔,号紫阳,是北宋时期的道教学者、思想家、道教南宗五祖之首。 张伯端塑像一般是指供奉在道教宫观内或道教活动场所的张伯端雕像。张伯端塑像一般供奉在道教殿堂内,其形象为正襟危坐,面带微笑,双目微闭,形象温和可亲。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人士。人物性格编辑播报平日沉默寡言,...
紫阳得名于紫阳真人张伯端,其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仙人,人称“悟真先生”,又尊为“紫阳真人”。“紫阳真人”塑像坐落在文笔山休闲公园“真人诚信广场”内,是广场的标志性建筑。塑像通高15.12米,寓意紫阳县公元1512年置县。铜像高6.6米,石刻基座3.3米,共9.9米,寓意道教及东方哲学之“九九归一”,同时也象征张伯端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