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宛(学名:紫菀,拉丁学名:Aster tataricus L. f.)为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斜升。茎直立,高40-50厘米,粗壮,基部有纤维状枯叶残片且常有不定根,有棱及沟,被疏粗毛,有疏生的叶。头状花序多数,径2.5-4.5厘米,在茎和枝端排列成复伞房状。花期7-9月;果期8-10月。分布于我国东北,...
1、祛痰作用:中医认为紫菀具有温肺,下气,消痰、止咳嗽的功能。实验表明,水煎剂有祛痰作用而无镇咳及平喘作用;苯及甲醇提取物也有祛痰作用。 2、抗菌作用:紫菀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等7种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有对抗致病性真菌的作用。
紫菀的功效与作用 A:紫菀归肺经,能起到温胃止咳的作用,如果是寒入体引起咳嗽、气喘时,可以服用这种药物治疗;还有止血作用,对于肺虚久咳引起的咯血症状有治疗效果;它也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病菌都有一定的抑制和杀死作用,所以患有肠炎时也可以服用这种药物治疗。
紫菀 [ zǐ wǎ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ǐ wǎn ] 植物名。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平静 蛊虫 浩瀚 劫掠 漫长 结果 铁锹 旖旎 俘虏 干涸 孪生 两栖
云南紫菀(Aster yunnanensis Franch.)是菊科紫菀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半米左右,丛生,花蓝色或浅蓝色,瘦果长圆形,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青海、西藏、四川、甘肃、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500米至4,500米的地区,见于高山以及亚高山草地,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稍细。...
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和根茎。 相关名 紫苑、青苑、子苑、紫倩、蜜紫苑。 产地及生长坏境 主产于河北、安徽、河南、黑龙江等地。 生于海拔400-2000米的低山阴坡湿地、山顶和低山草地及沼泽地,耐涝、怕干旱,耐寒性较强。
紫菀(Radix tataricusL.f,)别名紫苑、小辫儿、返魂草、山白菜等,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紫菀为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AsteriataricusLf)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有节的根茎(习称“母根”)和泥沙,编成辫状晒干,或...
【紫菀的简介】 紫菀又名青菀,多年生草本,是一种常见菊科植物,产于中国、日本、俄罗斯,国内主产于河北、内蒙和东北三省,通常生长于潮湿的河边地带。是一味著名中药,有止咳祛寒之功效。别名:青苑、紫倩、小辫、返魂草、山白菜,拉丁文名:Aster tataricus L. f.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是一种常见菊科植物,根状茎...
《新修本草》“女菀”为菊科女菀属女菀,形态特征与紫菀相似,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地区,故有可能是《本草经集注》中提到的白菀。 据考证,唐以前紫菀药材为菊科紫菀属植物紫菀A.tataricus,宋代至明清紫菀药材来源以菊科紫菀属植物紫菀A.tataricus和菊科橐吾属植物蹄叶橐吾L.f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