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名称紫苏散 处方紫苏叶 桑白皮(洗净,蜜涂,炙黄)青皮(去白)五味子(拣)杏仁(去皮、尖,炒)麻黄(去节)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宣肺散寒,止咳化痰。治肺感风寒,咳嗽痰多,头痛,恶寒发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温服。
紫苏散具有多种功效,对身体也有很大的作用,同时紫苏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都有抑制作用。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上很少用紫苏,而对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引起的肠胃炎,则可用。紫苏可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故可起到发汗、减轻支气管痉挛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因而具有止咳痰的作用,所以感冒咳嗽每...
陈紫苏散用于脚气,小便涩滞,腹内壅闷,痰逆,不思饮食。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葱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处方 紫苏茎叶1两,木通1两(锉),桑根白皮1两(锉),茴香根1两,独活半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荆芥半两,赤茯苓1两,木瓜半两(干者),半夏...
本文源于《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介绍的是一剂名为紫苏散的中药方剂。该方由紫苏茎叶、桑根白皮、赤茯苓、羚羊角屑、槟榔、木香、桂心、独活、枳壳以及郁李仁等组成。其中,紫苏茎叶、桑根白皮、赤茯苓、羚羊角屑、槟榔、木香、桂心、独活、枳壳各30克,郁李仁60克,需按一定比例混合。方剂使用方法...
陈紫苏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二四二。主治脚气,小便涩滞,腹内壅闷,痰逆,不思饮食。组成 紫苏茎叶一两,木通(锉)一两,桑根白皮(锉)一两,茴香根一两,独活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一两,荆芥半两,赤茯苓一两,木瓜(干者)半两,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半两,槟榔一两。用法用量 上为...
因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峻,程国彭谓其“药稳而效,亦医门之良法也” (《医学心悟》卷2)。紫苏散——不仅是一个治疗胃肠型感冒的专方,还可治疗胃痛,孕期感冒。还可调情绪,喜欢生闷气的人也可以用用! 紫苏散 【组成】 香附子、紫苏叶各二两(90g),炙甘...
紫苏散药方,出自《圣惠》卷三十。由紫苏茎叶、五味子、赤茯苓、前胡、陈橘皮、白术、桂心、木香、泽泻、人参、黄耆、半夏、诃黎勒皮、甘草等药组成。用法是将所有药材混合磨成散粉,每次服用3钱,用1中盏的水加上半分生姜煎煮至6分,去渣后温服,不拘时间。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虚劳上气、胸膈满闷、不...
紫苏散 《妇人大全良方》紫苏散 治妇人风毒香港脚,腹内壅塞,痰恶,不思饮食,脚重虚肿。 紫苏(茎、叶)木通桑白皮茴香根(各一两)枳壳(二两)羌活独活荆芥穗木瓜青皮甘草(各半两)大腹子(十个) 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葱白一茎,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首先,紫苏散具有很强的抗菌消炎作用。研究表明紫苏散对多种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常见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其次,紫苏散具有抗氧化作用。紫苏散中富含多种活性成分,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害。此外,紫苏散还可以解表散寒,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身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