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合物的鉴定利用紫外光谱可以推导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骨架中是否含有共轭结构体系,如C=C-C=C、C=C-C=O、苯环等。利用紫外光谱鉴定有机化合物远不如利用红外光谱有效,因为很多化合物在紫外没有吸收或者只有微弱的吸收,并且紫外光谱一般比较简单,特征性不强。利用紫外光谱可以用来检验一些具有大的共轭体系或发色官能...
紫外可见吸收/漫反射光谱,通常简称为紫外可见光谱。这种方法利用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透射或反射特性,来测定、分析和推断物质的组成、含量及结构。由于远紫外区域的测试条件较为严苛,仪器也较为复杂,因此一般不使用此波段光进行测量。目前主流仪器可实现波长范围覆盖近紫外、可见、近红外、中红外光区的测试,并尽可能...
一、UV原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um),是以紫外线-可见光区域(通常200-2500 nm)电磁波连续光谱作为光源照射样品,研究物质分子对光吸收的相对强度的方法。物质中的分子或基团,吸收了入射的紫外-可见光能量,电子间能级跃迁产生具有特征性的紫外-可见光谱,可用于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表征化合...
大家好,我是小马同学friendly!今天给大家带来电池常用表征-紫外可见吸收测试(UV-vis)原理及作图分析,一起来学习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紫外吸收光谱和可见吸收光谱都属于分子光谱,它们都是由于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吸收所产生的紫外可见光谱及吸收程度可以对物质的组成...
今天我们来聊聊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的那些事儿。这个话题有点长,但我会尽量讲得简单明了。 光源的选择 💡 首先,紫外光谱仪的光源有两种类型:单光源和双光源。单光源比较简单,直接用就行。双光源呢,通常是汞灯和氙灯,一般在350 nm处切换。如果你发现测试时在350 nm处出现台阶,那可能是光路没调好。记住,...
紫外可见光测试 透过率、漫反射:反射率、吸光度测试 - 智子兴科于2024091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409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横坐标代表波长(单位为nm),而纵坐标则是吸光度。该光谱具有两个关键特征:最大吸收峰的位置(λmax)和相应的摩尔吸光系数(κmax)。λmax表示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谱中的特征吸收波长,而κmax则是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依据。此外,在进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时,送样也有一定的要求。对...
一、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原理 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形成单键的σ电子、有形成双键的л电子、有未成键的孤对n电子。当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的辐射能时,这些电子就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此时电子所占的轨道称为反键轨道,而这种电子跃迁同内部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1. 紫外可见光谱的测试原理 🔬 紫外可见光谱是通过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紫外光的吸收程度来研究物质的性质。2. 紫外可见光谱的测试目的及应用场景 🏭 用于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化学键、能级等信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3. 紫外光谱样品要求 🧪 ...